“荷官世代”成澳门隐忧


澳门的高三学生阿珊一直有一个梦想,先上大学,然后当社工。但这一外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梦想,却让她越来越觉得自己成为异类。她身边的同学一个又一个地投向了赌场的怀抱。

她的老师袁振东也颇感无力,每次新学期开课,总要多几张空凳子。让他直感慨:“在澳门教书真吃力。”

原因很简单——“大学毕业收入还不如当发牌荷官!”中学教师王瑞新说,新赌场陆续开幕加上高薪,年轻学生不再以受教育作为职场发展资本,全转业进赌场当荷官(洗牌、发牌和收集筹码者)。

如今打开澳门报纸,常常会看到“招聘荷官,月薪一点八万元(澳元)”的整版广告。广告刊出第二天,赌场外马上出现长长的应聘队伍,里面有初中生、高中生,也有大学毕业生;而在报纸的另一角,是招聘员警、教师的启事,标明的月薪仅为八千元。

博彩业长期以来就是澳门的经济支柱,根据澳门政府规定,所有赌场的荷官必须是澳门居民,尽管如此,过去本地居民投身赌场的并不普遍。然而近几年尤其是2002年开放赌权后,金沙、永利、星际等新兴赌场相继开幕,人手突显紧缺,行业薪酬被屡屡推至新高点。澳门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澳门人均月薪七千左右,而各赌场招聘荷官的平均月薪高达一万五千元,高于一倍有余。

    在这一人力密集的行业,如今有5万本地居民为赌场打工,约为劳动人口总数的五分一,比起十年前,增近两倍多。

与葡京等老赌场相比,金沙等新赌场用人更为大胆,且往往不限学历、经验。进入新赌场一看,许多荷官都是一脸稚气,刚迈入18岁的成年门槛,在二手烟中面无表情、动作娴熟地洗牌、发牌。连23岁的Jacklo都表示自己已经属于迟入行的人了。他估计,在其任职的赌场中有逾千名荷官是一二十岁的年轻人。

面临赌场高薪的诱惑,大批中学生抛弃学业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成为荷官世代的一员”,亦引发屡创新高的离学潮。据澳门教育暨青年局调查,2002-2003年度的离学率为4.2%2004-2005年度离学率则升为4.8%。约有三成的离校学生从事博彩业。

澳门理工学院社会经济研究所教授曾忠禄称,高中毕业当荷官,一年收十几万,大学四年没赚钱还倒贴学费生活费,四年下来跟高中同学相比自己少赚一百万,况且大学毕业后月薪也不到一万,离学理由之强,老师都找不到挽留借口。

也正是这个算法,19岁的Ben前年完成中六课程后到赌场当荷官,他对想上大学的同学嗤之以鼻同学%浪场打工,即相约是当地均月薪资等赌场相继开幕,银河的当发牌嗤之以鼻 嗤嗤

进入赌场后的年轻荷官们很快发现,他们的工作枯燥无趣,但因为有高薪在手,一出赌场就狂消费,甚至还有“大老板”派头。阿珊说,以前穿校服裙的单纯女同学,进了赌场后,化浓妆、吸烟、讲粗口,感到跟她的距离愈来愈远。

由于新赌场的开业,澳门的失业率降至3.6%的漂亮数字。但澳门立法会区锦新议员忧虑地指出,荷官的技术性不强,倘若工作数年后想转业转型,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一技之长”且学历不高,形成日后澳门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还有许多澳门人担心,假如年轻人全被高薪吸引到赌场工作,再没有人当教师、员警、医生,下一代澳门人的素质会怎样?

在与市场的拔河中,澳门特区政府既出资成立了旅游博彩技术培训中心,以免费培训为博彩业培育人才,又准备成立人力资源统筹中心,藉以整合运用澳门的有限人力,防止“荷官世代”造成的人力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