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山-----赣州绝佳的风水宝地
赣州风水养生堂 曾祥裕(QQ:175613195;电话:13766307454)
2013年元旦,这是走过又一人生驿站的第一天,如何过的更有意义呢?元旦登高象征新的一年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想到此,我欣然答应了佛友雷建荣的邀请,去攀登赣县五云菩提山。他说,你是研究风水的,菩提山在青山绿水间,是赣州绝佳的风水宝地,山顶还有一座千年古庙法云寺。 菩提山位于赣州市北面35公里处,雄踞于赣县五云上丹村及赣州市蛤湖浚源之间, 高达460米,面积约6平方公里,与王母渡石林山、南塘麂山、田村宝华山合称为赣县四大名山。这是一个富于历史渊源的佛教之山,是一个与王阳明、蒋经国等历史名人结缘的风水宝地。 有如此人文风景之地在我们居住城市附近,不去参谒,岂不遗憾?我们驱车到赣州市蛤湖上禾村下车,找了一个才有14岁的小吴向导,他轻捷的步伐如同小鹿一样引领我们穿越山水。同行中赣南医学院杨老师和赣州慈善总会的小张,还有一个南昌来的女商人,山路崎岖,有的路段陡峭险峻,一路上不时闻及潺潺的山泉水流声, 汇成溪水在冬日的阳光下闪亮婉延在山腰中,往远处流去。沿路茂林修竹 ,险窄处形成一条阴暗小道,踩在脚下的是层层枯叶。大约走了二个多小时,我们才在峰回路转之时来到位于菩提山顶的法云寺。 相传, 早在唐代,法云寺就藏在了菩提山的深山丛林间。何谓菩提?《金刚经》云,“菩提,此云道也,觉也”,菩提就是觉悟的境界。据《赣县新志》考,清宣统三年(1911)因佛教大乘正宗斋人丁明塔住持法云寺,寺院声名大震,香火骤旺,每逢初一、十五,或是四月初八,或是二月、六月、九月十九日等佛教重大日子,香火旺得红了半边天,以致寺院殿堂楼舍竟多至25间,僧侣数十人。恰庐山东林寺赠给“法云寺”络佛经、大藏经书120箱,计三千余卷,于是,每逢盛夏之农历六月初六日晒经节,更是四方游客施主云集如蚁,各路敬香谒者络绎不绝。 明理学家王阳明巡抚赣南,曾慕菩提山圣名而来,看过圣山名寺后,在顶峰大观亭留题联对,赞菩提山:“俯章贡万家忧乐,视五云合户悲欢”。民国间赣城知困学校校长曾名基也曾率师生旅行至此,书写一联颂曰:“天生地造佛境,古往今来法门”。1942年,蒋经国先生来此探景查林,以菩提山名撰联曰:“菩萨心肠,愿千家万户皆幸福;提携法旨,祝男女老幼永安康。” 可见,菩提山是一座有仙气的山峰.才吸引历史名人不辞辛苦,爬山涉水,一睹风景。 我伫立法云寺下方的一处稻田田埂上,只见高天流云,对面峰峦秀丽, 形似笔架山,后龙山厚重,郁郁葱葱,形如座椅,左青龙右白虎,蜿蜒而下,护卫着座落在一宽敞平地中的法云寺。环顾四周,气象万千,明堂极广,但在秀峰簇拥之中,不失为藏风聚气之格局。真可谓“天下好山僧占多”。我走过赣南不少名山名寺,如此风水佳地还没有找到第二处。难怪当年的主持有慧眼在此筑室传播佛法,难怪王阳明、蒋经国等名人雅士不顾山路崎岖,来此一游沾得天地之间的灵气。只可惜岁月的沧桑让昔日的法云寺胜景不复存在,那著名的菩提树 也了无踪影。现在恢复的法云寺凝结了好心信徒曾师付等人的心血汗水。他们是民间的执着护法者,虔诚地护卫着这片佛教净土。 |
菩提山-----赣州绝佳的风水宝地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