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建国以来,我国的官员多是以上级的任命为主.一个人他能不能进入政府机构,能不能担任政府职务,从事政府工作,不是由人民说的算,而是由上级领导说的算,本质是党说的算,但是建国时就已经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甚至上人民根本就挨不上边,更不敢奢望到政府工作,而只能一辈子头朝黄土面朝天,而过着劳作的生活,当然这些年来我国已在这方面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而犹为以实行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凡进必考的原则最为明显和特点,这一政策的出台可谓是一大进步,它是一把尺子,一个门槛,无论你有多大的权力,还是拥有很多的财富,只要想进入政府就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这样才使得这些年我国的社会安定风气有所好转,按规矩办事的队伍逐渐壮大,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还有许多恶性事件的发生等等,我认为这与关键领域的改革没有推进有关.
虽然公务员实现了招考政策,但这些公务员进入政府以后大部分时间是只有做活的份,而很少有说话的份,他们在各件事务中都要听命于他的上级,他的上级让他干什么,一般他就得干什么,一般不能违反领导的意志,这样在党政机构一般的公务员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起作用只能是领导,也就是说说领导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是行政机构高效运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领导配置得不理想,则当地就可能很缓慢发展,当地人民就可能受苦,而现今领导的选用除了有一些单位副职公开招聘以外,其余多是由上级任命,也就相当于上级把权力代理给下级行使,这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本来权力就不是人民赋予的,事实上人民也不知道政府应该具有哪些权力,所以只要政府规定就服从,于是就变成了政府的制定机构,同时又是权力的行使机关,他们当然有动力.有欲望的无限扩权,这也是无数次陷入权力的压缩-膨胀-再压缩的怪圈,这同时也是行政许可法出台的动因.既然权力是代理的,那么他就没有很大的动力去合理的行使它,就如现在商业中的委托代理,往往委托人没有选准代理人,从而出现委托人的利益和代理人的利益不一致的情况,可能是代理人一意孤行,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但是在权力的代理方面问题更严重.因为委托人表面上是人民,实质上政府,而且这些代理人往往是同一个背景的即都是党员,这样如果他们的目标与委托人希望的不一致,除了损害党和政府的利益以外,最重要的是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他们实际上承担更多损失和痛苦.所以我认为权力的代理只能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因为尚不能设计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限制他们滥用权力,这样还权与民以及领导也实行招考制应是一个发展和努力的方向,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权力监督,约束中,让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人通过招考进入政府工作,特别进入领导岗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