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恶搞,又是“血案”!继陈凯歌的《无极》遭遇胡戈制造的“馒头血案”之后,姜文引发争议的新片《太阳照常升起》(以下简称《太阳》)也被网友恶搞成一桩“屁股血案”,这部23分钟的短片一经发布就引来网友的疯狂点击和转载。(成都商报)
该恶搞者明显有意复制胡戈当年的“壮举”,拿《太阳》开刀,并署名为“胡皋”,甚至在字幕上鸣谢“表哥”胡戈。看来,由电影带来的又一番风波即将在网络上盛行。对此,《太阳》的发行方保利博纳公司宣传策划部经理王岩表示,网络是自由的,片方不可能状告作者,片方“暂时不作回应,采取观望态度”。而胡戈本人则在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创作者)可能是在开玩笑,我无所谓。”而恶搞者“胡皋”究竟何方神圣,目前尚不得而知。
“恶搞”(KUSO)最初由日本传入中国台湾,再经网络传到香港,继而扩散至内地。恶搞一族利用PhotoShop等技术,借助于网络无可比拟的自由传播性和民众参与性,形成了一种以爆笑、搞怪、恶作剧为主要特征的另类创作风格。
国人对“恶搞”的了解,可能缘于胡戈恶搞《无极》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当时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从此以后,“恶搞”之风越刮越猛:如中央电视台黄健翔的“世界杯解说事件”,短短几天,网络上就出现了以此为素材的“恶搞”文字、音频、视频、手机彩铃不下50段,内容涉及各个领域和热门事件。
通过搜索看到了《太阳照常升起》的恶搞篇《屁股血案》,不得不说这是一部用心制作的恶搞片,就连插播的广告也设计的极为精致。看得出该恶搞者胡皋是很有才华的人。更有意思的是,该视频作者自称胡皋,配音是“胡说”,剪辑是“胡来”,美术是“胡描”,编剧是“胡编”,“胡家班制作”,“胡作非为影业出品”,并在片尾打出特别鸣谢“胡戈表哥”的字样,显然将胡戈也列入了恶搞之列。
有人说2006年是恶搞年,《屁股血案》是否也会将恶搞之风推向又一个高潮,使2007年成为又一个恶搞年呢?
很多人都反对恶搞,甚至对恶搞者很鄙视。我倒是很欣赏这些有创意的恶搞,正是他们颠覆了权威,这种反叛体现了一种自由精神,使长期深受儒教思想毒害,只懂得顺从的中国人看到了星星之火。这恐怕也是长期在压抑的环境里生活的年轻人特别喜欢恶搞片的原因,它使人宣泄了心里的不满,得到了一种欣喜若狂的快乐。
不过我反对恶搞一切,特别是一些严肃题材不能恶搞。如果这种反叛的精神不用在恶搞上,而用在工作上,那就是一种创新。只有蔑视权威,才会有真正的创新,中国现在缺少的就是具有反叛的精神的创新者。如果那些高素质人才也具有这种反叛的精神,将会把中国的科技水平推向另一个高度,那时中国离得到诺贝尔奖的日子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