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手”是合起来的双赢之手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有一个“看不见的手”的著名论断,描述市场经济当中人们如何相互作用。有没有人想过,“手”到底指的是什么?觉真法师常常对来听课的经理人们提出这个问题。从2001年起,这位至今已75岁高龄的香港佛教僧枷学院副院长经常奔波于香港和内地之间,为上海、杭州、成都的几所著名高校的MBA课程或者CEO班讲授有关佛教与企业管理的专题。面对觉真法师的问题,经理人们的回答各种各样。觉真法师的答案是:这是合起来的一双手,就是双方有利、双方得益、双方利益的平衡。双方就是买者和卖者,企业和顾客。做生意的全部学问中的实质,就是对人的理解和尊重。佛家就叫众生平等(双方的关怀平等,双方的利益平等),叫“不二法门”(买卖双方是一个整体,利益不二,共生共存不二)。

  觉真法师说:“作为一个专家型的企业家,我想,不仅要重视人的研究,而且要精通对人的研究。一个成熟的企业,一个不断发展的名牌企业,我看,都有一种气象,这个气象,就是企业精神,就是这个企业的文化魅力。这个气象的源头,就是企业的人心。市场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你调查市场,就是调查人。了解市场,就是了解人。研究市场,就是研究人。赢得市场,就是赢得人。市场的本质,是服务。服务是对人的关心,对人的需求的满足。你的心中没有这一条,正是你心中没有市场。从佛教来说,你心中没有佛,当然心中就没有众生;你心中没有众生,就说明心中没有佛。这可谓心同此理。”

  你是真的看了上面的文字,你应该明白,觉真法师一直就在突出和突破一个字:人。看不见的手,是人手,是一双和合合营合赢和谐的人手。既然是人手,那么最重要的还是“人”,首先是人,才能有手,什么是人?这个大问题,每个人都要去找到取精用弘的答案。

  做生意的全部学问中的实质,就是对人的理解和尊重。环视全球几乎所有优秀的企业真的都是因为很好地做到了“对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优秀开始变为卓越。但是,太多的中国企业,却恰恰相反,都是坚持了“对人的误解和无视”,而离优秀越来越远。他们不想去理解人,不想理解自己的员工,员工有什么好理解的,我付他薪水,他为我利用,他们只不过是我赚钱的工具罢了,我给他们发工资还不是对他们好,还想要什么?消费者也不用理解吧,销售部不是做了一个市场调查了吗?他们需要什么我们了如指掌啊。

  不仅是不理解还去误解,不仅不尊重还去无视,长此以往,你的产品和你的企业在市场上和消费者心中也只能是被一如既往的误解和无视。你怎么对待你的员工,你的员工就怎么对待你的产品,你的产品就怎么对待你的消费者,你的消费者就怎么对待你。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营销产品就是营销人心,广告学就是人性学,做广告就是赢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适用任何时代任何组织任何人。

  昨天在书店翻看了刀刀漫画,有一句话很好:你是不是经常让行李走在了你的前面。

  一个成熟的企业都有一种气象,这个气象,就是企业精神,就是这个企业的文化魅力。

  一个文化浅薄的地方,经济是发展不起来的;一个文化浅薄的人,是挣不到大钱的。

  小人只能做小事,大人才能做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