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是产生诺贝尔文学奖的福地


 

   中新网10月11日电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10月11日当地时间下午13时(北京时间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

    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授予多丽丝·莱辛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她的史诗性的女性经历。”

    多丽丝·莱辛出生于伊朗,她的父母是英国人。她的主要作品包括《青草在歌唱》(1950年)、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玛莎·奎斯特》(1952)、《良缘》(1954)、《风暴的余波》(1958)、《被陆地围住的》(1965)以及《四门之城》(1969)、《金色笔记》(1962年)。她获得的奖金额将达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

    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在人们的期待中,终于有结果。今天各大网站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诺贝尔文学奖,这个中国作家心仪已久、为之癫狂的“漂亮女孩”又一次名花有主,她“嫁给”了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人们心中的悬念可以落地了。

    人们讨论最多的可能就是诺贝尔文学奖什么时候能来到中国,有人说今天又是中国作家们心酸溜溜的时候,有人则说诺贝尔奖委员会不懂中国文学,这是为中国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找一个理由。可也是这样,总要找个理由来安慰那些受伤的心灵。

    不过,我如果没记错的话,好像曾有位华裔作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获奖作品好像是《灵山》,我也曾在网上随意浏览过那部小说,可是没看太懂,也许是水平有限。由此说来,诺贝尔奖委员会不是不懂中国文学,只可能是中国不是产生诺贝尔文学奖的福地。

    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有名的作家可是不少,近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上有那么多有名的作家,不会一个也不行。当然鲁迅先生除外,据说他曾有机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可他婉言拒绝了,他认为他不具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资格。

    随着80后作家的崛起,中国会有希望的。中国有实力的作家不必心酸,也不必做“阿Q”,其实完全可以走出国门,多感受一下西方文化,使中西文化相互交融,也许在开阔眼界之后能写出高水平的作品。如果更多的作家走出国门,让世界更多的接触中国文学,那么诺贝尔文学奖来临的日子也就近了。那怕是华裔作家获奖也是中国的骄傲,那也是见证了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