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民间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国内几家消费网站联合发起的“拯救森林,筷行动”,在受到北京300余家饭店联盟加入表示要停用一次性筷子的情况下,一次性筷子是否该强制使用还是不该使用引起了社会的争议(详见
如果是政府介入强制使用一次性筷子,有三个“后遗症”是必须预料到的。一是消费者对饭店的矛盾冲突可能上升为一起起“事件”。就拿发生笔者身边的一件事为例。有一次在一家饭店吃饭,同去的人中有坚决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的,跟服务员协商不好还找来了大堂经理,还是吵得不可开交。假如没有劝阻而是一群坚决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消费者,那么,这起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事情是不是就会成为一起治安案件呢?
二是由一次性筷子所带来的新的垄断行为。生产一次性筷子肯定需要政府指定生产产家,笔者就发现北京的一次性筷子就只是那几家生产商生产的。垄断所带来的后果是大家都知道的,卫生问题将可能得不到保障,一次性筷子的卫生和便利将不复存在。如果生产一次性筷子的产家是指定的,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问题都会随之而来。
三是环境破坏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一次性筷子内销约1000万箱,出口约600万箱,其中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还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亿双木筷。也就是说,我国每年仅生产一次性筷子就要消耗木材13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小小的一双筷子会带来这么多麻烦,我们为何要坚持使用一次性筷子呢?这让我想起了某韩国电视剧的镜头,主人公给客人解释为什么使用金筷子,说是为了不因生产一次性筷子而带来的树木减少、环境污染。是呀,当我们的国人都能认识到这些道理时,又何愁因为生产一次性筷子而带来的种种遗患呢?
不过,话还是得说回来,既然不是所有国人都能有统一认识,那么,在是否使用一次性筷子的问题上,我们就没有必要强制谁使用什么筷子,而不强制谁使用什么筷子,把决定权归还给消费者,这岂不是当下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