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与意识


本能与意识

    本能是虚物质效应又一个传统上的代名词,非智慧体的运动受控于本能;意识是智慧体产生后本能的特殊或高级形式,智慧体运动虽然仍以本能为基本,却主要受控于本能的高级形式即意识。

哲学上或常说的“本能”似乎是与意识不相关的行为表现。这实质上是无视本能与意识统一于虚物质效应统一于本能进化成意识这一过程的事实。按照虚物质概念,本能是虚物质的原始或低级表现,是意识的前身,虚物质的效应形式经历从本能发展到意识。如普通物体对温压等环境的反映在传感器(测量物体运动特征随环境变化的元件)原理中分析得很清楚,既可表示为一串连续的(温、压)数值亦可用“01”表示温、压的高低。连续数值是对本能的反映,“01”就是意识内容中的符号基础。

思维本身是物质(大脑)的运动形式,归自然科学研究;而思维或认识的内容即意识是对社会现象或对广义物质存在形式的映象,这个映象受虚物质控制、属虚物质范畴归社会科学研究。研究影响和控制思维活动的心理学要以研究人性及其效应为中轴,可见生命体的虚物质或物质的生命性归社科研究。人类的意识并非仅仅是由知觉构成,也由自觉构成。这种自觉就是虚物质决定的围绕实现消费体系运动的方向性而非完全出于理性。理性则是虚物质规定的“自觉”地沿测地线方向运动下的意识表现。

总之,虚物质决定意识。按照现代科学,菜虫是没有大脑的,因而菜虫只吃嫩叶而不吃老黄叶显然不能看作意识行为,而应是虚物质决定的自觉行为演变成的知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