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米再贵仍是“垃圾米”


大米是我国广大人民生活的主食之一,特别是南方人。

  然而,由于受传统加工的影响,大米再加工时人为的变成了“垃圾米”

  每一粒稻米都被稻壳所包藏,去掉稻壳后即是糙米,糙米是由糠层、胚芽、胚乳三部分组成,其中胚乳占总体积的92%,糠层占5%,胚芽占3%,但从营养方面看,各部分含量的多少正好与体积相反,只占3%的胚芽,其中包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成分占一粒糙米中的70%。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糙米的口感不好,人们一味的追求口感而制成精米,把糠层和胚芽给白白去掉了,这样我们现在吃的精制大米就成了只能为人类提供热量的无营养米,因此又被西方国家的专家戏称为“垃圾米 ”

  再者,由于传统农业的种植模式在世界各国几乎都是一样的——依赖农业化学品(化肥、农药)投入的农产品生产模式——化学农业模式,来生产农产品,日本也不例外。所以日本生产的农产品也属于含有化残、农残、药残的不安全食品,那么它出口到我国的大米也是含有不安全因素的“垃圾米”。

  下面是登载在网上的一则消息:

  2007年7月底,日本“越光”牌大米进入中国市场,每公斤售价99元。河南省原阳县农科所称早在10年前,就引种过“越光”,因其品质不如国产“黄金晴”而淘汰。但和被淘汰的“越光”截然不同的是,“黄金晴”的市场价格每公斤仅售价4元。

  据悉,与日本方面签订首单大米进口合同的是中粮集团,为独家代理。此次中粮集团进口的日本大米品种分别是日本新县产的“越光”和宫城县产的“一见钟情”,共24吨,总金额为11万美元。中粮集团在国内选择的销售城市为北京、上海两地,各12吨。7月26日开始销售。“越光”零售价为每公斤99元,“一见钟情”为每公斤94元,相对于国产大米,这是抬高了10~30倍的定价。

   据河南省原阳县农科所所长李兴启介绍,“越光”米在日本被称为品质最好的大米,属一年一产。当时,农科所引种了10亩做试验,“但到生长后期,‘越光’就会生病,表现是‘生红锈’,每亩产量约为500公斤。第二年再种,仍是如此。”李兴启的总结是“有毛病”。 在原阳县,当地的大米品种是“黄金晴”,原阳县农科所的化验结果显示,“黄金晴”较之“越光”,不管是产量、管理容易度,还是品质,都有过之而无不及。鉴此,原阳县将“越光”淘汰,不再试验,也没有推广种植,“黄金晴”则逐渐发展到了10万亩的规模。本次中国进口的“越光”,每公斤卖到了99元的“天价”,而曾经的优胜者“黄金晴”,目前的出口价格每公斤仅4元!在国内市场,“黄金晴”的平均价格仅每公斤3.5元,有的甚至每公斤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