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茂中的人性决定了叶茂中的成功


    昨日,我去拜访著名广告人叶茂中先生,我们约的是中午一点钟见面,我到的早,十二点四十分上楼,刚到财富中心的46层,一出电梯,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的前台小姐就站起来说:“您是徐先生吗?”我说是。她打了一个电话说:“徐先生到了。”然后对我说:“徐先生,请这边坐。”就把我带到了会议室。这让我很吃惊,我刚下电梯,前台就站起来;我还没报姓名,她就知道我姓徐;我还没站稳,她就带我坐了下来。一站,一知,一坐,三分钟,感受很亲近,体验很自然,一个公司不可能有第二次机会让人留下第一印象,叶茂中公司,一次到位,不简单。
    他们的会议室太大了,只能先说窗外布置,向下看就是正在建设中的中央电视台新址,向右看就是正在建设中的据说是北京第一高楼的国贸三期大厦,远处是一望无边的CBD千楼百厦,车水马龙。
    室内墙壁上挂了两幅大画,其中有一幅是孙正德先生画的车站里的西藏人,有一个盒子上有三个字:京糕点。我们就知道这是北京糕点,这就是技巧,很妙,很多事很多话其实不用说的太明白了,简单=长存,小明白,小意思,最好,一个个小明白加起来就是大明白。艺术就是小明白大启发,而广告恐怕就是大明白少智慧了。
    看了两幅画,让我想起19世纪美国传教士比彻说过的一句话:“每位画家都用画笔蘸上自己的灵魂,画出自己的性情。”还想出一句话,送给叶茂中:跟艺术生活在一起,才能生产艺术;艺术化的生活能给商业化的工作增添力量。
    前台小姐端着茶壶与茶杯走了进来,她说:“您跟叶总约的时间是一点,现在是他用餐的时间,请喝杯茶,稍等。”我说:“谢谢你,我来早了。”她给我倒上水,说:“请慢用。”如果你是真正在看这些文字,你应该注意到我刚才写的是“茶杯”,没写“水杯”,这是一把金质花纹的茶壶和一个有托盘的精致茶杯,看着这个茶壶和茶杯,就让我想起,无论是去拜访客户还是到朋友家做客,我用的最多的是一次性纸杯,好一点的加一个杯托,喝的最多的水是白水,好一点的是热水。一个茶杯,一个纸杯,一杯茶水,一杯白水,一杯热茶,一杯凉水,这就是差距,你还要什么差距,单单看水就能很清澈地看出了公司与公司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水平真是有高有低,有热有冷。
    两杯热茶温身,窗外风好正是扬帆时。十二点五十五分,会议室又走进了一位美丽小姐,她边走边说:“徐先生您好,我是叶总助理,这是我的名片。”我赶紧接过名片,一看名片,果然名副其实,姓秦名丽。我们就坐下来聊了几句。正聊着,叶茂中先生大踏步走进会议室,老远就喊:“老徐过来了。”我上前握手,斜眼一看手表,中午一点,一秒不差。
    这是我第一次见叶茂中先生,我水平资浅,相信叶茂中先生之前也从来不知识我,可是第一次见面,他老远就喊我“老徐”,这让我很感动,不知所措。他之所以喊我老徐,我想应该有两个原因:一是这样喊,大家很亲,很快熟悉;二是这样喊,尊重我,欢迎我。
    我们聊得很开心。谈到他们的公司,叶茂中先生说:“明年就是我们公司成立十周年了,这十年里主要是帮助客户赢得利润,为公司赢得利益了,从2008年开始,我们公司要转型,要全面提高服务客户、服务员工的能力,我们永远都不能为给客户少做了什么而沾沾自喜。”我说:“叶总您的名字特别好,有个词叫根深叶茂,根深才能叶茂。”是啊,写到这里我就想,有了根基,叶茂中的这个‘中’字也很重要,中有“中国、中心、中坚”之意。也愿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在下一个十年中能在中国营销策划事业中更中国、更中心、更中坚。祝愿叶总永远“根深叶茂中。”
    会谈中,她们给我添了两次水,总助小姐一次,前台小姐一次。叶茂中先生的手机震动了四次。当大家带着秋后丰收的喜悦心情握手告别走出会议室时,前台小姐已经按好了电梯站在电梯口等着我了。
    走出财富中心,我仍然不能精确地明白叶茂中先生的事业为什么这么成功?客户为什么这么多?但是我深切地感受到要是我是客户,我也愿意跟他签约,最好今天下午就签。
    一个人有了人性,他就是真的人类,而不是类人;一个人有了人性,他才有人生,而不是生人。这个世界是属于人类的,这个人生是靠自己的。
 
                                     
 
                                       附: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网站
                                               www.yemaozhong.net
                                               叶茂中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yemao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