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推崇成功学的群体,并不一定是最成功的群体


  推崇成功学的群体,并不一定是最成功的群体。我认为真正成熟又成功的群体是推崇哲学与科学的群体。哲学指导企业战略思维,领导人所代表的就是企业战略;科学指导企业业务系统,标准流程所代表的就是业务系统。企业的文化可以不断的补充与完善,但战略思维一定要有哲学思维的领导人来确定,我不承认任何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家不同哲学,如果他们自己不承认,就代表他们正在用,不承认本身就是正在用的表现。

  有些成功学家就是在自身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出来用成功学这个激励工具来谋生而已,亦或是在不成熟的时候就出来谋生本身就是成熟的表现?不,这又把家庭教育牵出来了,这要感谢他们的父母。凡是必有因果,但不是象某些成功学家所曲解的那样。在家庭教育的观念上,我赞同易中天先生的做法。

  这个激励工具他们本身使用也出售,就象我几年前在演讲中说的,是骑马、养马、卖马。他们当时做对了一些事情是碰巧,而碰巧他们碰巧做对的这个事情又叫定位,当然不能以偏盖全,有的是经过思考,有的的确是碰巧,但我不相信有些成功学家在那个年龄段就有那么强的思考力,只是他的年轻的冲动,让他冲进一个有未来的成功学教育行业。

  我们碰巧的因素越少越好,思想的功力还是越深越好,肯定没坏处。但思想半深不浅的,害处是很大的。衡量思想的功力就是看自我否定又保持行动的能力。只有有半深不浅的思想的人才更需要成长,否则不如没有思想。真正的思想是想透,而不是想到;是悟到,而不是知道;是做到,而不是看到。我说,是做了,可以失败,而不是看了,在那里嘲笑。当年我就和一个伙伴商量着去监狱拜访牟其中,当然这事没做,但并不是说这事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