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家狗》是穿越时空的灵魂碰撞


  这几天股市又开始抽风,清仓学习《论语》。

  上中学的时候,学习到的第一句《论语》经典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呼”,那个时候觉得很拗口,怎么都想不明白古代的人为什么要整一些弯弯绕。老师在讲台上反复地讲,尤其是历史老师还经常讲着藩镇割据或者王侯叛乱的时候,也冒出两句《论语》经典来。当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语文老师在讲台上口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呼”,右手提着旁边一胖乎乎哥们的耳朵,哥们吓得身上像筛糠的,语文老师却问:“学呼?说呼?”

  少年不识愁滋味,现在却有点后悔当初怎么就没有趁着大好时光多学呼呢?前段时间老是听到关于解读《论语》的争论。非常悲哀的是,现在的人不知道是什么标准在解读我们的圣人,也不知道现在的读者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阅读这些解读者。

  于丹,于老师应该是最受追捧的一位,这与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效果有很大关系,也跟于老师是女人有很大关系。很多人说于老师的解读简直就是心灵鸡汤,当然有很多人马上站出来往于老师的鸡汤里泼粪。典型的激进分子,这样的泼粪不仅仅让于老师得到了更多的同情者,广告效果更是显著。当然更有意思的是给于老师冠以学术超女,美女教授的称谓。人人爱美很正常的事情,将作学问跟长相挂上钩,这些人太降低于老师的身份与地位了,只有那些厚颜无耻的女人往往才挂上什么美女作家一类卖肉的所谓称谓。

  还有一个北大校门的保安,很多人觉得保安解读《论语》是玷污圣人,这些义愤填膺的攻击者是最没有资格谈论《论语》的,虽然孔老是个典型的嫌贫爱富之人,但是时光都已经过了几千年,中国的嫦娥都上天了,党教育我们对于传统文化要“吸取精华,弃其糟粕”,我大概看了一下,这些攻击者大多是吃着人民的俸禄,用人民的钱读书才混到今天的。恕我恶毒,这些带着有色眼镜的所谓专家或者学者,书都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

  最具争议的莫过于北大的教授李零,原因是解读《论语》的时候将书名公开用了《丧家狗》,这是一个看上去很俗,很让人反感的名字。尽管李老师在封面对这个名字解释了,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但是批评如潮。最近仔细地看了看李老师的书,我觉得并没有攻击者说得那样悬乎,李老师只是在用个人的观点进行解读《论语》而已,我个人认为,李老师是在极力追求与孔老进行灵魂上的交流,而非为了迎合潮流糊弄自己。

  李老师这段时间也是孤独的,灵魂上的孤独。孔老逝去千年,还有多少人能穿越千年时空,能跟孔老进行灵魂上的碰撞呢?李老师实现了吗?他正在努力地去作,外面的大棒就跟冰雹一样,李老师依然在孤独地追求着,甚至要重组孔老周游列国的老路。看来李老师也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精神家园。不过追求是需要勇气的,很多人没有那样的勇气,甚至在曲解着孔老的意思,当作所谓的鸡汤去慰藉虚伪而空洞的灵魂。

  夜深了,灵魂犹如窗外的鬼魅,何处才是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