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寒露霜降时节西北冷空气与东南台风的拉锯战
文、图:翟智高
二十四节气的秋分(9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180°,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分”示昼夜平分,故曰秋分。
秋分(9月23日)过后是二十四节气的寒露(10月9日),这半个月,西北较强冷空气持续续影响北方大部地区,东南台风活动频繁,阴阳交汇表现的非常激烈。双方的拉锯战为大陆北中部带来充沛的雨水。
台风与冷空气阴阳交汇图:
秋分是龙从天上潜回龙渊的时候,汉代的《说文解字》记载说:“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2007年10月6日9时阴阳交汇巨龙潜渊图,根据红外云图绘成:
2006年9月23日12时秋分当日巨龙潜渊图,根据云图绘成:
今年(2007年)秋分过后,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地区出现降水,很多区域较历年同期相比,降水偏多5成~3倍,气温偏高0.5~2℃。内蒙等地牧区进入青饲料收割储存期,北方秋收作物进入成熟收获期,土壤干旱对农牧业影响减小;北方冬麦区和长江流域油菜区已进入播种出苗期。
秋分前(9月20日)台风“韦帕”与西北冷空气共同影响 苏鲁辽吉等地有大到暴雨 ,部分地区大暴雨。
琼海万泉河360度漂流景区在节前接到的订单非常多,仅10月2日的计划接待人数就达到1000多人。然而由于台风来袭,万泉河河水暴涨,漂流水道的水情非常复杂,因此景区也被迫停业。台风“利奇马”使当地旅游业损失惨重。

今年第16号超强台风“罗莎”(Krosa)的中心今天(10月6日)早晨5点钟位于我国台湾省花莲市东偏南方大约23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23.4度,东经123.8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6级(55米/秒)。预计,超强台风中心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逐渐向台湾东北部沿海靠近,有可能于今天傍晚到夜间擦过或登陆台湾东北部后向浙闽沿海靠近。
受其影响,今天白天到夜间,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台湾海峡、台湾省及其沿海、福建北部沿海、浙江沿海、东海将有8-11级大风,“罗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的风力可达12-16级,福建南部沿海、南海东北部海面也将有6-8级大风;台湾大部、福建东北部、浙江东部将有大到暴雨,其中台湾东部和北部、浙江东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07年9月27日至28日,农历八月十七,成都、绵阳、德阳、广元等地遭遇暴雨袭击,其中成都市龙泉驿区降了超过100毫米的大暴雨。15架飞往成都的客机无法降落成都双流机场,纷纷备降重庆江北机场“避雷躲雨”,致使近1600名旅客的行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旬河东北部农作区降水偏多,非常有利于土壤收墒蓄水其中华北西南部降水量在60~90毫米,麦播区墒情得到明显改善。

受较强冷空气东移的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自西向东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新疆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大部、华北大部、东北、黄淮、江淮等地先后出现4~6级偏北风,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北部阵风风力达7级;冷空气前锋过后,上述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4~8℃,部分地区将出现初霜冻,内蒙古中东部及东北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12℃;上述大部地区并将伴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南疆盆地的部分地区将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
6日08时至7日08时,新疆西南部、青海东北部、西藏东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偏南地区和东部、华北、东北、黄淮北部、四川盆地西部、海南、云南以及浙江、福建中东部、台湾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河北东北部、辽宁东部和南部、黑龙江北部、台湾等地有大雨,辽宁东南部、福建东北部沿海、浙江东南部沿海、台湾大部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东南部沿海、台湾大部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新疆东部、内蒙古大部、甘肃、宁夏、华北、东北地区有4~6级偏北(东)或偏南风。
7日08时至8日08时,新疆西部和南部、西藏东南部、青海东北部等地有小雨(雪)或雨夹雪;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西部偏南地区和东部、华北南部、东北大部、黄淮北部、西南地区大部、海南以及江淮东部、江南东部、台湾等地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黑龙江北部的部分地区、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中东部、福建东北部、台湾等地的部分地区大雨暴雨,福建东北部沿海、浙江中南部沿海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甘肃、内蒙古大部、华北、东北地区等地有4~6级偏北风或偏南风;渤海有6~8级偏北风,浙江东部沿海、福建东部沿海、台湾、东海、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有8~11级大风,“罗莎”中心经过的附近洋面的风力可达11-14级。
8日08时至9日08时,新疆西部、西藏东南部、青海东北部等地有小雨(雪)或雨夹雪;西北地区东部、黑龙江东北部、西南地区大部、江南东部、台湾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浙江中东部、福建东北部、台湾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或暴雨。内蒙古东北部、华北东部、东北、黄淮、江淮、江南东部有4-6级偏北风;渤海、黄海有6~8级偏北风,江南东部沿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有7~10级大风,“罗莎”中心经过的附近洋面的风力可达10-12级。
10月24日是霜降,西北冷空气继续加强:
2007年10月26日
![]() |
北京地区出现浓雾,能见度不足百米(图片来源:新华社)
![]() |
天津遭遇今年最大浓雾(图片来源:北方网)
![]() |
26日上午,河北沧州市区大雾弥漫(图片来源:CFP)
![]() |
南京,车辆在大雾中缓慢行驶(图片来源:CFP)
![]() |
10月26日,济青高速潍坊段路口因雾封闭。当日,山东省大部分地区出现浓雾,能见度不足百米。(图文来源:新华社)
(10月26日08时至10月27日08时),太原市、阳泉市全区,大同市、忻州市大部,晋中市、吕梁市、临汾市、运城市部分,朔州市、长治市、晋城市局部降雷阵雨或阵雨,其中,天镇、尖草坪、临县降中雨,24小时降雨量分别为10.4、10.6、14.2毫米。
北京市气象台
预计今天傍晚到夜间,本市大部分地区仍将维持大雾天气,东部、南部平原地区能见度小于
受偏南暖湿气流和高空较强冷空气的共同影响,27日08时-28日08时,华北中东部地区以及内蒙古中部局部地区出现降雨(雪)天气。
北京、天津以及河北东部普遍降了中雨,局部暴雨(上图)。
27日晚9时30分左右,闷雷、闪电、大雨、飘雪,27日晚间的21时到28日凌晨,京城遭遇入秋以来最大降雨袭击,部分地区雨量达到了暴雨级别。同时,雨中京城还出现了秋季罕见的电闪雷鸣现象,北部山区则飘下了雪花。北京打雷闪电一般出现在5月至9月间,特别是在7、8、9三个月为雷电的多发期,而此时电闪雷鸣确实罕见。气象专家介绍,前天夜间出现雷电天气主要原因是由于暖湿空气势力较强,在遭遇北方南下的强冷空气后棋逢对手,重量较轻的暖湿空气受到猛烈抬升,导致大气层不稳定,上下对流加剧,所以才有了深秋的雷电天气,这在北京的气象记录中是罕见的,但它并不是本市出现雷电的最晚纪录,在2003年11月6日,北京也出现了电闪雷鸣,并伴有降雪。
昨天,北部山区还飘下了雪花,怀柔北部山区忽然飘起了雪花。这是因为雨滴在高空下落过程中遇到冷空气而被凝结,驾车从怀柔城区出发,转入111国道10公里后,进入了一个冰雪的银色世界,山峰被皑皑白雪覆盖,天空则越发显得碧蓝如洗。图为通往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公路雪景。
北京市出现了雷雨天气,海淀区的雷声隆隆,闪电雷鸣,北京市10月下旬出现如此强的雷雨在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从1951~2006年的56年雷暴统计资料看,10月25日以后出现雷雨的年份只有9次。
此次雨量分布不均;北京市平均降雨量为19毫米,城区平均为24毫米,最大降雨出现在海淀,为67.7毫米;雨量超过50毫米的站点还有石景山的八大处和密云站,均为56毫米。这场雨对北京地区来说当然是一场喜雨,雨水不仅对缓和该地区的旱情有利,同时也驱散了几天来笼罩在北京上空的大雾,净化了空气。 今天清晨,降雨云团逐渐移出北京,天气转晴。
昨天凌晨,从首都机场飞往昆明的国航CA4174次航班起飞后不久遭到雷击,雷达受损,致使飞机返航。此事未造成人员受伤,机上旅客得到妥善安置。
该航班机组人员说,起飞不久后,在飞机达到1100英尺到1500英尺之间的高度时,前部雷达罩突然受到雷击,造成雷达故障。为保障飞行安全,机上人员立即请求返航。
首都机场监控中心工作人员称,零点左右,该航班要求返航,大约20分钟后回到首都机场,地面工作人员立即前去查看。机上的百余人没有一人受伤,旅客随后被安置到休息区等候。为了避免发生危险,该航班降落的跑道临时封闭,不允许其他飞机在此起飞。
凌晨2点37分,工作人员开始对飞机降落的跑道进行检查,并未发现坠落物。此外,经过测量,飞机前端雷达罩被雷击出一个50cm×50cm的洞,洞内焦黑。
国航方面称,因雷雨天气,该航班被迫延误,机上乘客事后被安排在机场附近的宾馆休息,并于昨天上午出港。
记者了解到,由于飞机机壳大部分皆是导体,所以当飞机遭雷击时,电流会经由机壳流过并由机身或机翼伸出的避雷针放电,并不会进入导体内部伤害旅客。同时,即使被雷击中,强大的电流只会平顺地流过机身或机翼表皮,留下小小的烧蚀洞或缺口,对飞行并无大碍。 京华时报)
北京晨报零时30分电(记者 王猛)
从昨晚9时起,京城普降雷雨。与白天2毫米的雨量相比,夜晚雨量明显加大。记者今晨零时从市气象台获悉,本市东部及南部地区雨量较大,达到10毫米,而城区其他地方雨量在5至10毫米左右,全市平均雨量为4毫米。
昨晚10时30分左右,在王府井、建国门、国贸等商业区逛完街准备回家的市民,被突袭的雷雨阻挡在商场门口,由于许多商场已经打烊,而市民又很难打到出租车,因此只好挤在商场屋檐下。
由于白天的小雨不断给空气加湿,因此雾气难以消散。昨日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在1公里以上,东四环能见度最低只有500米;京沈高速部分路段最低能见度为200多米,较前日明显好转。
昨天入夜,冷空气的主力到达。今天早晨起,北风强势亮相,午后最大风力5级。届时北风将彻底驱散大雾,还京城晴朗天气。但北风也将气温一扫而落。市气象台预计,今夜明晨本市最低气温将降至1℃,创今年入秋以来新低,而北部山区气温将降至0℃以下。
大风吹高感冒及穿衣两大指数。今天穿衣指数升至6级(最高8级),较常年提前10天,市民外出需穿薄棉衣。气象专家表示,目前感冒指数持续在3级次高,属感冒多发期,计划外出的市民要做好防风保暖准备。
另外,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中东部出现了6-8℃的降温,其中内蒙古中东部偏北地区降温达10℃。北京市也出现了7℃的降温天气。
前天晚间,京城在接连两天遭遇大雾围困后,终于在夜间的21时左右迎来了降雨。降雨伴着电闪雷鸣而来,
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为24毫米,全市平均降雨量为19毫米,为中雨。这也是今年入秋以来的最大降雨。这场大雨对净化京城空气质量,改变几天来的大雾天气及树木花草越冬保持水分有着极大的好处,是一场恰逢时机的“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