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场长”退休不退志 著书万卷“反腐倡廉”


  “老场长”退休不退志著书万卷“反腐倡廉”

  南宁晚报记者蒙志献文/图

  他,退休不退志,5年来笔耕不辍,写下了近10万字的“万卷书”,多是反腐倡廉、制恶扬善等针砭时弊的杂文。10月8日,记者走近了隐居在山中多年的老场长李辉安。

  退休从文意在“炼脑”

  今年75岁的李辉安老人,现住在江南区广西水产良种场亭子宿舍区。在上世纪50年代,他在部队当过班长、排长和连队指导员等职务,参加过清剿土匪和维护土地改革等运动。1964年5月,他从部队转业到国防工办地质野普队,成为一名地质指导员,靠着当年的“三一精神”(一条扁担、一本毛著和一仪器),学会了团结友爱、自力更生和不耻下问的良好品行。

  1993年,在广西水产试验场当了10年场长的李老退休后,仍不愿过着“闲人”的生活。他和老伴来到远离市区的青秀区大岭村三岸园艺场,帮自己的孩子养猪养鸡,并在山上“安营扎寨”,过起隐居的生活。

  由于山上生活单调,从2003年开始,李老忙里偷闲,经常伏在自己简陋木屋的饭桌上写文章,内容除了总结自己的人生奋斗历程外,大多是抒发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看法。

  “刚开始写文章,主要是为了‘炼脑’,防止自己变成老年痴呆症。”李老笑着说,后来写呀写呀,自己的思维也发生了变化,认识到社会要文明要发展,只有人变成文明人,社会才会不断的进步和和谐。

  万卷书提倡“反腐倡廉”

  有了这一思想作为写作导向后,李老在后2年的“写作生涯”中,文章字里行间主要体现在“反腐倡廉”上。

  记者从他存留下来的约有10多斤书稿中随手翻阅,感觉到他写的每个字都是在呼唤人性和时代的进步。他写道:人的本性是具有善和恶双重性,制恶扬善、反腐倡廉、制人先扼己,敢于自我批评,保持以善为本、以身作则、弘扬文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李老在文稿中还认为,人性的恶与善是同生共存的,社会也是在这种矛盾中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有些人就是唯利是图,如垄断行为,这也是一种贪婪的恶行,即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制恶扬善”构建和谐

  老李说,中华民族历来制恶扬善,中国共产党也是坚持以善理政,以善施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现代社会要和谐,作为人与人之间就应团结互助,互惠互利,同荣共奋,达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集体主义精神。人只有学会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弘扬文明,这样才能坚持人的善良本性,学会自食其力。

  “这些文章,我是写了又改,改了又写,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李老笑道,他希望有高人帮他修改这些文章,然后出一本属于自己的书,留给子孙后代。

  李老在“抒写”自己的人生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