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上市将为市场带来什么?


    市场对于中石油如此高度关注,是缘于中石油本身所笼罩着的层层“光环”。

    中石油闪亮登场,刷新了A股市场的多个纪录:冻结资金高达3.37万亿元,改写了中国神华一个月前创下的2.66万亿元的纪录;融资规模达到668亿元,超过中国神华的666亿元,成为A股市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由于触发回拨机制,网上发行总规模由最初确定的70%调整为75%,达到30亿股,高于此前神华、建行、中海油服70%的水平,也创下了A股超级大盘股中面向广大散户投资者发行的最大规模。截止笔者截稿,中石油上市首日开船价为48.60元,其总市值已超越埃克森-美孚石油,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

    今年无疑又可以称之为H股的“回归年”。从中国平安、交通银行、中国远洋,到建设银行、中海油服、中国神华,再到中石油的“收官”,一艘艘巨型航母驶回A股市场。相比于建设银行、中国神华等当初因为A股市场的低迷以及其后因为启动股改,而不得不先栖身H股市场,中石油的回归似乎要顺畅得多。6月20日,中石油董事会建议发行不超过40亿股A股;8月10日,获临时股东大会通过;9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核准通过其IPO申请;10月25-26日,网下网上发行;11月5日,挂牌上海证券交易所。

    正是由于中石油受到关注的程度较高,所以中石油公司及其负责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吸引市场的眼球。8月份,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公司回归A股的定价将尽量选择低价发行。但中石油最终以16.70元的发行价格,对应全面摊薄后22.44倍的市盈率将低价发行之说击得粉碎,也引起了市场的一些议论。

    中石油的回归不仅是国内投资者的渴求,也是A股市场的整体需要。有“亚洲最赚钱公司”之称的中石油,是由国内市场培育和发展起来的,国内消费者对于其成长壮大以及利润上的贡献功不可没。但由于中石油没有在A股市场发行股票,中石油每年用于分配的45%的净利润中,国内中小投资者却分文未得,而只有H股股东在独享,这显然对国内投资者很不公平。因此,让中石油回归发行A股的呼声几年前就有之。而对于A股市场来说,中石油的回归,如同其他大型蓝筹的回归一样,能够从整体上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提升A股的投资价值。毕竟客观地讲,目前A股市场真正的大蓝筹公司太少,真正值得进行价值投资的公司少之又少。

    但正如事物的两面性,中石油回归的一些负面影响却不容忽视。

    在此次成功发行40亿股A股之后,中石油的总股本达到1830.21亿股。其中,A股为1699.22亿股,而目前流通的部分仅占A股的2.354%。也就是说,在中石油计入上证指数之后,其40亿股的流通股将“撬动”1699.22亿股的市值。如果中石油在计入指数后定价能站稳40元,那么其在上证指数中的权重将有望达到23.57%,而金融股在上证指数中的权重将由之前的39.01%大幅下降到29.83%。并且,由于中石油的加盟,以往金融权重股在其他指数中的霸主地位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

    今年下半年权重股、蓝筹股的表现,导致只赚指数不赚钱的一幕再次被重演。中石油上市后,鉴于其对上证指数的左右能力,中石油的上涨或下跌,对于指数所造成的震荡将无法避免。而且,仅占2.354%的流通股所形成的指数泡沫亦将不可避免地出现。

    另一方面,中石油回归之后,虽然整体上提升了A股市场的盈利能力,但其中所隐含的“水份”亦是客观存在的。今年上市公司中报显示,1471家公司上半年共实现利润总额4687.30亿元,同比增长66.78%;根据中石油的上市公告书,中石油2006年全年实现净利润约为1057.6亿元,2007年1至6月实现净利润636.8亿元。如果粗略估算,一家中石油的净利润,将占到其中的10%以上。亦即中石油的上市,将大幅度地提高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水平,继而提高了整个市场的每股平均收益,当然也增加了整个市场的业绩“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