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知位于沙坪坝区三峡广场的家乐福商场发生踩踏事故时,我正在重庆武隆县仙女山参加培训,起先很诧异,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就算一个人能够抢购到5桶油,也只是节省了区区90元钱,还不至于需要用自己生命或伤残的代价去换取,更何况,逝者中还有我们挚爱的孩子。仔细地分析,虽感痛心,但事件本身却是符合经济学逻辑的。这个逻辑就是今年以来的物价、房价飞涨但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成效不显著。
踩踏事故发生后及时整顿商场促销活动的秩序,其必要性毋庸置疑,其成效也显而易见。但笔者认为,这属亡羊补牢,而不是对症下药的治本之策。过去的几年中,全国各大城市的各大商场可能每天都在上演着促销或其他大型群众性商贸活动的闹剧,但不见得会出现踩踏事故,更不用说死亡事故。可今天不同,从宏观经济层面上看,家乐福踩踏事故背后的逻辑是物价的飞涨,而社会各界对目前通货膨胀的严重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反思。
目前油价、粮价,以及资金流动过剩的现象,正合力推动中国百价上涨。据新华社及其他媒体报道,伴随猪肉、鸡蛋、食用油等商品价格的再次攀升,各种物价涨幅仍维持高位。表现在,10月份代表通货膨胀水平的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再次反弹,同比上涨6.5%,比上月升0.3个百分点,创10年来新高;1至10月累计,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4%,而食品价格上涨17.6%,成为引领10月份CPI上行的重要推手;10月份食品类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了8.6%。另外,作为重要能源,原油价格对各类物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但国际油价今年以来快速上涨了40%,国家发改委
还必须指出的是,基于前述新公布的物价指数,大部分属于白领阶层的国内投资者也开始焦头烂额起来。有数据显示,从2007年的10月16日到11月12日,中国沪深两市A股一共蒸发了4万8300亿元,资本市场前一时期的狂欢盛宴氛围一扫而空。我们有理由担心,“挤泡沫”时代可能正要来临,而且我相信,股市暴跌的效应比通货膨胀更让白领愁眉不展。这也意味着,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无论是普通社会公众,还是作为这个社会中坚的白领阶层,都在某种程度上充满着忧虑和担心。
联想起最近“重庆新开盘均价达到每平方米6743元”和“10月重庆房价同比涨10.2%,环比涨幅创07年新高”的报导,感慨不已。在我看来,鼓吹重庆房价上涨的空间,无非是要把中长期、潜在的和平稳、渐进的居民住房正常需求在短时间内急剧转化现实的有效需求。在我国相关制度法律环境还不完善的现实情况下,试图超越重庆市客观经济社会条件而将潜在的中长期住房需求一夜之间急剧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必然会导致房地产市场乱象,并对其他部门产品的投资、需求或消费造成巨大的冲击和破坏。因此,我认为房价飞涨将祸害重庆市统筹城乡建设。相信以下几组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上述问题。高达6743元/平方米的新开盘住宅均价,是在渝的全国重点大学中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普通副教授月收入的2倍;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7年1-9月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47.00元(重庆晨报,2007-11-10),以人均可支配月收入1127.44元计算,重庆近期的这个新开盘房价是重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的5.98倍;按照中原地产的统计数据,重庆市10月住房成交均价(建筑面积)为3612.2元/平方米(重庆时报,2007-11-12),那么,这个新开盘价是重庆10月住房成交均价的近1.87倍。
对于房价,任何经济学的解释都不能回避的事实是,在中国,就大多数普通社会公众而言,真正需要或急于买房的是年轻人,而最没有实力和能力买房的也是中低收入者的年轻人。按揭的住房需求与消费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减轻青年人的住房购买压力,但也同时被套上了无形的枷锁。因为在高房价下,按揭的住宅购买模式将透支大批青年人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收入及其再教育、再投资或者创业的机会,也将透支他们学习、旅游、健身、抚子养老和其他部门中高档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能力及其事业、生活往上发展的路径,进而伤害了作为中低收入人群的青年人的发展权,当然也就抑制了更多中等收入者进入中产阶层行列,加深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令人痛心的是,家乐福踩踏事故不但暴露出一些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常识的缺乏,而且更暴露出社会公众在消费上的不理性。人们应该能意识到,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贪图便宜的行为都最终付出的是更多。基于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或者说会尽可能榨取利润的动机,绝大多数厂商的促销行为本质上都是逐利。什么叫薄利多销?经济学告诉我们,市民在贪图所谓的低价的心理驱动下,争先恐后去抢购,实际上就大大增加了厂商的销售量,并发出了需求旺盛的强烈信号,基于这个信号,厂商就会在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甚至多阶段的博弈中乘机涨价。无论是增大销售量还是趁机涨价,厂商都能从中牟利甚至获取更大利润,而就整体社会公众或者就动态角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的单个消费者而言,消费者实际上得不到任何价格折扣上的好处。有了这样的认识,就可以发现,我们多数百姓身上的这种贪图小便宜的行为,实际上是帮助厂商抬价的助纣为虐。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踩踏事故发生后,国家商务部和重庆市商委、以及公安、税务、工商等职能部门紧急开展了专项大检查和整顿活动,强化大型群众性商贸活动的安全保障,并推动商家和消费者提高对规范促销活动的认识,提高市民公共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常识。此前,重庆市物价局联合起国土房管局、建委、规划局等部门,开展了房地产市场秩序的专项整治工作。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由于病根是各类物价飞涨,因此,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在于抑制物价的继续飙涨。为此,政府还要进一步强化宏观调控,提高市场管理水平,并健全法律制度体系,改善市场投资与消费环境。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试验基地,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焕发出勃勃生机。我相信,有了重庆市各级政府部门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重庆将创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奇迹,重庆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