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茜文家在天津,去年夏天大学毕业,来上海讨生活。在火车上,她和对面一个叫汪洋的男孩,聊得特别热络,她也由此爱上了汪洋。汪洋在北京工作,也在北京早有女友,但看着郭茜文情真意切的样子,就真真假假地和郭茜文谈起了恋爱。
郭茜文在上海找了份保险公司的工作。怎奈人生地不熟的她,很难拉到客户,也难以完成保险公司定的,3个月做6万元生意的目标;而做不出这个数的话,她连底薪都没有了。为了生意,郭茜文想到了她在上海的亲戚-她的一个阿姨。阿姨一家人对她都非常好。表姐
过了段时间,郭茜文又完不成指标了,就又跑到穆家来,劝说他们买保险。
郭茜文自从和汪洋认识以后,一直在追求汪洋。她的父母也都见过汪洋了,但二老对这个油腔滑调的男孩子,没什么好感,他们坚决不同意女儿和这样的人谈朋友。可郭茜文却被汪洋的痞子腔迷得神魂颠倒的,她顾不上女性的矜持,不断地讨好着汪洋;买了个手机送给汪洋,还经常从上海跑到北京去看汪洋。但汪洋一直对她不冷不热的,这让郭茜文欲罢不能,更痴更迷了。得到了
汪洋人不大,花活儿可不差。他一反常态,对郭茜文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很快地,汪洋就让爱傻了的郭茜文把15万全投进了他在北京的公司。此外,他们做了一份假的保险合同给穆先生,骗他说已经为他买好了保险。
今年初,
这个案子让我们想起几句顺口溜:50年代人帮人,60年代人斗人,70年代人整人,80年代人顾人,90年代人防人;而到了新世纪,人防人已经扛不住了,变成了防不胜防了。外甥女居然打起阿姨家的主意来了,把手伸向了姨夫的钱袋,姨夫那点可怜的下岗补助金被骗了个精光。人是抓住了,可姨家心上的伤痕恐怕永远也难以平复了。
此案有两大看点。一是,郭茜文这样的姑娘,是女孩中的一种类型。男孩和女孩里面都有这类的,自己既没什么魅力、也没什么能耐去吸引别人爱自己;魅力有限,这痴心倒是够沉的,明明知道人家不爱自己,要死要活地乞求着感情;总是想方设法地在讨好别人,送东西送钱什么的,以为这样别人就会爱自己了。男孩中这样的更多一些,人家女孩不同意,死缠烂打地追求。
我知道的一个男孩子,要死要活地爱上了一个姑娘,人家姑娘不同意,小伙子为了表明对姑娘的痴爱,想出了两招来感动姑娘。一是当着姑娘的面,右手把开水壶提起来,将滚烫的开水倒在左手上,把左手烫了个稀烂;二是一气吞下了几百片安眠药,要死给姑娘看。姑娘终于被感动了,嫁给了小伙。可由于那感动不是由于喜欢而带来的激动,所以,没过多久,姑娘给小伙扔下了一个儿子,自己走了。
如果有谁认为这是男孩子的事情,女孩子不会这样犯贱,那就把女孩们看得太单一了。女孩要贱起来,和男孩也差不了多少。爱情这东西说美好是非常地美好,瘫在床上的人会在爱情的激励下重新站起来;但是,爱情有时也象毒品一样,让人不知廉耻和舍生忘死。郭茜文就是这样一个丧失了女孩自尊的,可怜的爱情弃儿。她也许对别人会有魅力,可惜她没有碰到;她碰到的是对她没有太多感觉的汪洋。人家虽然已经有了女友,但这送上门来的贴钱买卖,人家顺带着做上一场,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汪洋要和她若即若离地保持着联系。她送给人家的东西,人家当然是来者不拒了;但是,她要的人家对她的爱,可就难得了。
男孩如果这样死追,人们会觉得平常,因为厚脸皮的男孩很多;但是女孩这样,别人就会觉得很下贱,也会觉得很可怜。谁家如果摊上这么个女孩,父母可就惨了。女孩不太会像男孩那样在其它方面折腾,最怕痴爱上了。爱傻了之后,做出什么样的事,都可能。比如此案中的为了讨好男友,而骗亲戚钱的事。这样的女人,没有办法拦住,就像没有办法让吸毒的人戒掉毒瘾一样,沾上了就很麻烦。
此案的另一个看点是亲戚之间的矛盾与纠葛。有关这个话题,我在很多文章里都说过一些。有夫妻之间互相骗的,也有父母子女之间互相骗的;有比这个案子的亲属更近的,也有比这个案子的手段更残忍的。我觉得,涉及到数目比较大的钱,比如这里所说的15万,最好应该在投出去的时候慎重一些。对于买保险来说,人们应该有一个基本了解,就是保险公司在操作的时候,一般不会让客户把现金直接付给保险代理人;所以,郭茜
有人凡事太喜欢找亲戚帮忙,我倒觉得,这要看是什么事了,有时候亲戚也不见得能帮上什么忙,可能反而会弄巧成拙呢。涉及到钱的时候,尤其是这样。对于亲戚,我有一种很理智的想法,我觉得亲戚之间最适合在一起吃吃饭;过段时间互相看望一下;经常打电话问问彼此有什么变化;如果碰到了,说些亲戚范围里的话。最好不要拉扯亲戚之外的,工作或是其它方面的事情。我舅舅的女儿托来一个朋友的涉外离婚案,我转给别的律师做了;我阿姨托来她买房的纠纷案,我免费为她咨询,免费为她写诉状,免费为她做策划,但是我明确说,以律师名义代理办案我不去。我觉得本来亲戚关系挺好的,处理案子的结果都有两种可能,赢或者输;赢了,倒是皆大欢喜的事,输了呢?亲戚可能会认为,我没有尽心,会觉得我没本事,如果我代理了案子,可能反而会吃力不讨好。所以,处理亲戚关系光有热情还不够,还应该有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