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之余在网络上搜索一翻终于发现《旁观者》一书,从书评和书续中了解到这是德鲁克少有的不以论述管理学为主的著作,同时也是德鲁克最喜爱的以描述他人生中有趣而特别的人的书,遂起阅读之欲之兴。
始读第一遍时个人认同感便随着阅读的深入不断加强。作者自续中强调的“我从未发现哪个人无趣,生活中永远不乏有趣的人,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体现了德鲁克对每一个独立的人的尊重。这是我至为认同的,记得还在上小学时,那时的我较为孤寂,常常是独自一人穿梭于上下学的路上,幼稚的心灵常常感觉到这世界仿佛就是我一个人的世界,其他一切都是匆匆过客,我以主人公的眼睛观察者与我擦肩而过的每一个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看着这些丰富多彩的面孔不禁想到,他们也曾像我这样年幼过,他们也有着童年和儿时的玩伴,他们也曾有着许多精彩的不为人知的故事。每一个人就是一个故事,一个人生的大故事不是吗!
德鲁克讲述的第一个人便是他的奶奶,一个时常将“我只是个苯老太婆”挂在嘴边的老人。无论从哪个角度,这个老人都应该是第一个被浓墨重彩描述的人物。因为她的伟大和善良,仅仅一句“我只是个苯老太婆”就可以彰显她的伟大,因为敢于自嘲的人是绝对有资格被列为伟大的人的。这个老太太与自己熟识的每个人,无论亲疏、身份、地位,都保持着主动的、单纯的交往与问候,哪怕是倍受歧视的妓女,她一样给予应有的友善的关怀。这是人类社会中最单纯、最善良的行为与为人处事方式,无疑也是最伟大的。看完这段老太太的描述,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有对她离去的惋惜,也有欣慰和甜蜜。欣慰和甜蜜于老太太的世界里似乎自己就是被老太太牵着手的小孙儿。
吉妮亚是另一个另人敬佩的女人,她的叛逆,她的魄力,她的我行我素。她是个勇敢的斗士,一个不断向社会的不公正发起挑战的斗士,她让无数男人为之汗颜,她是社会进步推动者的缩影,我们的社会是多么需要这样的人样。
接着德鲁克讲述了自己的恩师,他们给了他终身受用的学习的兴趣和方法。无疑德鲁克是幸运的,因为从小开始他就没有因为老师和学校的原因另自己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同时还学到了最有效的学习方法。现在大多数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了(但却少有改变和实行)教育的关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自信心和个性化的学习方法的制定和引导。
弗里德伯格是我所钟爱和关注的人物。他是个疯狂的交易商或者说是投机商,他有着让人惊叹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一切商机和行骗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我崇拜他的洞察力并致力于成为和他一样洞察秋毫的人。
帕布尔先生,一个受过伤害的一丝不苟的绅士,一个卓越的基金管理人、财务与资产重组专家。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如柳传志一样现在PE投资人的影子,看到了资产管理公司的雏形,也隐约看到了自己将来可能的一个发展方向。如他所言“从很早以前开始我就不靠自己的小聪明赚钱了,我希望自己是因为做对的事和智力的投入和获利”,他是一个卓越的投资人,资金与智力的整合高手,为传统的业已存在的经济体投入资金和智力资本以使他脱胎换骨、焕发青春。这绝对是当前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也是新时期最重要的一个创业方向。写到这儿不得不惊叹西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超前性。他们20世纪20,30年代经历的经济和社会变革我们直到现在才刚刚开始经历——保险公司、股票、私募基金、投资公司。同时也惊叹于西方社会精英群体的开阔视野和渊博学识,在他们的国家还在经历内战的煎熬时他们依然不忘对世界各国形式的关注和研究,其中就包括距他们万里之遥的我们——中国。
富勒,一个自称为“几何学家”的先知,他所看到的远超过地球的次序,他体验到空间的秩序和韵律,或者用传统的词句来说,是谓“天体的和谐”。他准确预测了二战后世界经济的“爆发性成长”。而这仅仅是他追踪几何曲线的发现和对一个因素“能量”的探讨。这让我想到另一个人——江恩。一个以江恩曲线著称于世的人,他的江恩理论也是由几何学与宇宙的和谐和韵律发展而来。莫非宇宙的奥秘真的就隐藏于几何学之中?也许下一个爱因斯坦将会在几何学家中诞生?这不是不可能!
斯隆,第一个真正意义的职业经理人?对人事工作彻头彻尾地,一丝不苟的重视,他开启了美国企业专业化管理的世纪,让企业在专业精神的指引下高速发展,让美国由企业主时代走向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人士的精英时代,而我们才刚刚开始企业主时代。
终于读完第一遍,很快开始读第二遍。因为我感觉书中蕴涵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巨大了。这就是记叙性读物的不同之处,它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有无限的想象和拓展空间。
读第二遍时则开始有感于推荐续和新版续了。德鲁克到底是什么人?管理大师?太多人想当然认为是,但也不是,他更像是一位社会观察家、人类预言家,更本质上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的一切成就源于他的观察和思考,建立在对人和社会独立性和多元化尊重上的观察。按德鲁克说的“倘若你能够对自己的同事、伙伴的行为、态度乃至价值观,有如此敏锐且练达的洞察,我想你就有了成为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基础特征。”
德鲁克的观察力离不开他的独立意识。在14岁生日前一周,德鲁克在游行时顿悟了“我终于发现我不属于那一群人”,从此他成为了一个旁观者和独立思考者。正因为如此他强调社会中独立和多元的特质,认为在政府和企业成为唯一和整个社会相抗衡的机构时,“第三部门,也就是非赢利以公益为主的组织特别重要——在这儿,才能孕育独立和多元的特质,护卫人类社会的价值并培养社群领导力和公民精神。”德鲁克的这断话其实是蕴涵着潜台词的,那就是利益机构(政府、企业)会为了自身利益来控制和利用社会资源从而扭曲社会价值观,摧毁人类的和谐价值体系。这不禁让我想到看过的《货币战争》一书所揭示的,媒体、专家学者、甚至政府官员不都是会受到利益集团(银行、财团)的利诱和影响控制吗,这样的话我们还能相信谁呢?
一个美国牧师曾用一段话阐述美国梦或美国精神,这段话或许能告诉我们美国之所以为美国以及人类一直追求着的归宿。
“我们不要忘了,今天来次聚会的每一位的先祖都是为了逃离永无止境的战争,愚昧的仇恨和欧洲那罪恶的傲慢,才来到美国的。我们缅怀先祖的筚路蓝缕,他们在冬天风雪的荒野上,夏日的狂风飞沙中辛苦地开垦,为的是成为一个自由人,远离以国家为荣为名的邪恶与罪行,不想再见到伪装成军事胜利的独裁统治,我们不要忘了,我们的祖先之所以到这里是为了建立一个法治而非人治的新国家,让我们一起祈祷希望美国仍是最后也是最好的希望,千万不要成为一个虚荣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