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清教
一饭尚铭恩,况曾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千金难报德,即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这是曾国藩写给母亲的对联。
而在冯仑即将出版的新书《野蛮生长》中,坚硬的冯仑满腔柔情地向我们叙述了牟其中——这个70岁仍怀有商业梦想的男人的故事。恰如这幅对联。
几乎是在办公室读到深夜才想起回家。站在写字楼的20层办公室窗前,俯瞰深秋夜色中波澜壮阔的唐岛湾,华灯阑姗,百感交集。一饭尚铭恩,千金难报德,保抱提携,人情物理,牟其中是非常复杂的人,作为中国最早的民营企业家,具有标本意义。这是冯仑给
他的结论。
而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在一个时代中能够迸发出的光芒,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光芒。在牟其中面前,我所有的商业梦想都显得微不足道,生存就是在每个阶段改变自己适应环境,不断改变行为方式;而以原有方式一直往下做,环境改变人不变,会死得更快。《野蛮生长》通篇都是冯仑冷静而客观的述说,可见冯仑和王功权和南德深刻的眷恋情愫。
很多人回头看,认为牟其中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对于他无论是故事,男人的故事,还是夷非所思考的种种梦想,非议大于褒赞。但我仍认为牟其中的很多商业智慧有着金属般的光芒,在阴冷的暗夜泛起兴奋或激昂或挣扎或坚强的波澜,荡漾在中国商业史的长河里。
历史只能以历史的视野解读。
“我是牟其中,我没出事。给我拿些钱,回头我还给你。”牟出事的时候,冯仑道出了又爱又恨又痛的矛盾心理:第一,在二审判决之前不会介入,也不便于给予任何资金上的支持,因为会形成和政府的直接对抗;二,如果二审判决完了,服刑的话我们会去看望;三,牟其中劳改出来了,生活上所有的事归我冯仑管,我负责养老送终。对我个人来说,无非多了一个爹,原则我爹多少他多少,对朋友也是个安慰,他岁数和我父亲差不多。
冯仑觉得解读和了解牟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明白一个企业家的命运不是孤立的,一定要在一个时代的背景下才能发光。你所能做的事业一定取决于制度空间的大小,你个人的品质再好,能力再强,都不重要,只有跟制度空间相容,你才能很好地成长。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生意人。
《野蛮生长》在冯仑质朴的笔下变得理性、辩证,牟其中鲜为人知的故事给成千上万跋涉在商业文明与商业创新之路上的人以或警示或反思或借鉴。
那么,我们就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