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取消德国财长访华和我们的底线不容触犯


 

中国取消德国财长访华和我们的底线不容触犯

李华新  

   由于中国财长“日程安排十分忙碌”无法接待,德国财长施泰因布吕克原定于12月访问北京的计划被迫取消。德国财政部11月15日公布的这个消息在德国各界连日来引发震动。 

  德国财政部11月15日公布的这个消息在德国各界连日来引发震动,英国《金融时报》称,“取消财长访华是迄今为止北京对默克尔接见达赖的愤怒所产生的最严重后果”。《明镜》周刊称,中国已经取消德中人权与法制对话、副外长级的战略对话,为期3年的系列活动“德中同行”也有危险。尽管《世界报》等德国媒体仍在为默克尔打气,德国外长17日公开表示对当前的德中冷淡感到担忧,社民党议会党团副主席也公开要求默克尔让德中关系回到正轨。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的立场使默克尔本就难以控制的执政大联盟关系更加恶化。(2007年11月21日 10:31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 

   这样的后果并非是我们愿意的,而且对于西藏问题中国政府的态度是人所共知的,以为可以在这方面来触动一下我们的敏感神经,然后再在中国经济发展发展中讨得自己要得到的好处,显然这样的人是没有真正了解中国人的,而且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那些企图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然后来会见一个试图搞分裂活动的达赖,这样的火还是不玩的好。

   而我们的政府如果能够继续容忍,德国财长继续按照原定的计划来获得自己本国的利益,那么就是说我们的政府是丢失了最起码的国格的,是一个无能和没有骨气的政府,在过去中国处于贫困状态和经济并不发达的年代,这样的底线也是不容触犯的,现在企图用这样的方式来制约中国,用自己的所谓的人权来作为掣肘中国的一张牌,看来默克尔的确是一个不成熟的政治家。

   如果是德国真正有意改善两国之际到那关系,那么应该知道该怎么做,而且这位默克尔女士的如此大胆行经,也是有些大胆妄为,所以要从中国的发展中得到好处,又不认同我们的国家理念和原则,显然是小看了中国的底气,也是自应得的下场。

   按照德国方面的说法,德中的共同利益仍将占主导地位。中国是会宽容德国的这一行为的,显然这是一个强盗逻辑,这些所谓的西方政客企图要把自己的信仰、理念强加于中国人的头上,显然是打错了算盘。

  今年9月默克尔无视中国抗议会见达赖时,很多德国人认为德中关系不会冷淡太久,并相信即使双方在政治和外交上产生不快也不会影响经济,所以此次财长会晤取消震惊了德国各界。《经济周刊》认为,“德国希望中国政府短暂生气后会恢复正常的期望落空了”,这对德国经济界是一大打击。为了民主和人权的政策,德国经济界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自然原本进行财长对话对于中德两国的经济界都是有好处的,但是你不能无视一个主权国家的利益,另方面又和分裂国家的政客打得火热罢。如果是那样的话,中国政府真得是无能辈了。

    以为中国未来自己的经济发展会因为受惠于德国的技术而吞下这个苦果的想法,显然是低估了我们的一贯作法,而这种以往常有的方式,现在面对一个日益强大和发展的中国,此种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至于德方所说的中国是在使用政治手段,好像这话也是有一种酸溜溜的味道,现在你来搅合人家家里的内政,又想得到记得利益,这样的美梦已经不能再做了,如果因此而使得德国本来脆弱的指正联盟破裂,那么应该是最对现任德国政府一个最现实的教训。

   是得我们现在的愤怒是基于属于我们自己的国家理念,你和企图分裂国家的人打得的火热,我们没有理由不愤怒,还想从这儿得到记得的利益,没门。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