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彭雪枫“抗命”说起


  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然而,他却有过一次“抗命”的历史。

  那是抗日战争的新四军时,为保护干部,上面决定给旅以上的干部开小灶,伙食从优。各师都认真地执行了。惟独彭雪枫所在的四师抗命不遵,师首长与战士们一样,战士吃什么,师首长就吃什么,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连军长陈毅到四师视察也和大家一样吃大灶,照例是白菜、萝卜、土豆丝和烧豆腐。给干部开小灶当然是出于当时实际情况的考虑的,当时干部紧缺,有限的干部中不少年龄较大,而且师领导在过去的战斗岁月里都受过伤,保护他们的健康,当然就是保护革命的本钱。为此,陈毅还专门找彭雪枫做思想工作,并以军令要求彭雪枫马上执行。可等陈毅走后,一到吃饭时,彭雪枫便又端着空碗来到战士们中间。其他首长一见这种情况,也都下到大灶,小灶名存实亡。陈毅听说后,只好自我解嘲:“这彭雪枫是个犟头。”(参见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共无衔军事家》http://book.sina.com.cn)

  彭雪枫“抗命”不禁使人想起时下屡禁不止的吃喝风,想起时下干部小车攀比摆阔风……应该说,这都是生活上的“抗命”,但彭雪枫的“抗命”却是因为他认为,官兵一致是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越是条件艰苦,干部就越应该与群众打成一片。他“抗命”的行为是克制自己,剥夺上面给自己的特殊优遇。他的“抗命”,“抗”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而时下一些地方干部的“抗命”则恰恰相反,是以牺牲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为代价的,其所“抗”的则是党性原则,党的优良传统。

  官兵一致,干群一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这也正是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军队深得广大士兵,战斗力强;我们的党深得广大群众最广泛的拥护支持的一个根本原因之一。我当然不主张绝对平均主义,但是,作为一个党员干部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权力,而没有搞特殊化的权力,则是我们党的党性原则所要求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党员干部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自己的威信,才能有效地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时下,有的地方,在执行政策时总得不到下面群众的热烈响应,我想,这除了我们一些地方忽略了群众的实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今天的干部和当年的“老八路”、“土改干部”相比,在作风上大有不同。

  彭雪枫“抗命”犹如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也照见了时下一些干部的卑顼甚至心理的阴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