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打开电脑浏览新闻,一个标题映入眼帘“大学就业榜陕西4高校进前50交大应届生月薪3000”,其中有些描述如下:
由全球最著名的调查公司盖洛普联合麦可思信息管理咨询公司、中国零点调查集团,最新完成的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显示:全国“211工程”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就业率为89%,薪资中位值(50%的人高于或等于此值和50%人低于或等于此值)为每月2500元;而全国其他本科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就业率只有87%,其薪资中位值更低,只有每月2000元。
在此次调查的211工程院校应届毕业生薪资调查的前50名中,前十名分别为(括号中为毕业半年后薪资中位值):清华大学(4000元/月)、上海交通大学(4000元/月)、复旦大学(3700元/月)、上海财经大学(3775元/月)、北京大学(3600元/月)、上海外国语大学(3925元/月)、北京外国语大学(4000元/月)、南京大学(3500元/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3500元/月)、中国人民大学(3200元/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500元/月)。
其中西安交通大学(3000元/月)排名第22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700元/月)排名第36位,而西北工业大学等10所院校的数据缺失,不做调查。而在211工程院校之外的其他本科院校排名中,我省的西安科技大学(2400元/月)和陕西科技大学(2500元/月)并列排名第33位。
一些名校就业不如普通高校
此次调查中,一项专门针对北京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选择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就业的大学生比例分别高达65%和21%,而选择县级城市和区乡就业的比例则仅有3%和2%。而在当初选择大学所学专业的原因时,36%的人表示纯粹是出于兴趣爱好,24%的人表示是因为大学调剂,仅有24%的人考虑了将来的就业难易度。而很多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找工作碰壁后想到通过考研暂时回避就业难题,在选读研究生的被调查者中,47%的人认为研究生比大学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盖洛普资深咨询顾问宋屹先生介绍说,该数据可以看出各个学校毕业生的能力对于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有关专家傅豫波表示:“有一些211院校大家觉得是一些名校或是重点学校,但他们的就业率或学生的起薪还不如一些本科院校。”
具体详见下面链接:
http://edu.huash.com/gb/edu/2007-11/23/content_6685449.htm
通过互联网搜索,我又看到了下面的信息:
此次调查中,一项专门针对北京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选择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就业的大学生比例分别高达65%和21%,而选择县级城市和区乡就业的比例则仅有3%和2%。而在当初选择大学所学专业的原因时,36%的人表示纯粹是出于兴趣爱好,24%的人表示是因为大学调剂,仅有24%的人考虑了将来的就业难易度。而很多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找工作碰壁后想到通过考研暂时回避就业难题,在选读研究生的被调查者中,47%的人认为研究生比大学文凭更容易找到工作。
部分榜单略
注: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延边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这10所“211工程”院校的数据暂缺,“211工程”中的军事类院校不参与此排名。(记者丁肇文)
具体来源:
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7-11/22/content_9276113.htm
另外,搜狐还专门采访了盖洛普资深咨询顾问宋屹先生,具体内容,我在此不想做过多的转录,感兴趣的可以去搜索一下。
咋一看这个消息,很是兴奋,毕竟是母校的光辉成绩,立刻把链接发到几个学校校友、班级、系部的群内,结果没有像我想象的那么好,没有迎来校友的喝彩,反而投来的都是嗤嗤一笑,我不禁有些失望,怎么毕业的校友对母校这样呢?我又仔细看了一遍新闻,才发现,原来这个新闻的可信度太低了,有些错误简直是很低级。
请看:
其中西安交通大学(3000元/月)排名第22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700元/月)排名第36位,而西北工业大学等10所院校的数据缺失,不做调查。而在211工程院校之外的其他本科院校排名中,我省的西安科技大学(2400元/月)和陕西科技大学(2500元/月)并列排名第33位。
西安科技大学和陕西科技大学的还没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高,排名却在其前面,而总所周知的西安比较好的学校,西北工业大学缺失,但是像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都不见踪影,这怎么解释呢?我不得而知。
“华南虎”事件尚未平息,如今又道出这等戏局,我不知道,这些所谓的百姓的喉舌的媒体是怎么想的?这些编辑记者去做什么去了,难道纯粹为了业务而从不关注它写的是什么内容吗?
社会呀!媒体呀!哎!
由全球最著名的调查公司盖洛普联合麦可思信息管理咨询公司、中国零点调查集团,最新完成的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显示:全国“211工程”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就业率为89%,薪资中位值(50%的人高于或等于此值和50%人低于或等于此值)为每月2500元;而全国其他本科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就业率只有87%,其薪资中位值更低,只有每月2000元。
在此次调查的211工程院校应届毕业生薪资调查的前50名中,前十名分别为(括号中为毕业半年后薪资中位值):清华大学(4000元/月)、上海交通大学(4000元/月)、复旦大学(3700元/月)、上海财经大学(3775元/月)、北京大学(3600元/月)、上海外国语大学(3925元/月)、北京外国语大学(4000元/月)、南京大学(3500元/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3500元/月)、中国人民大学(3200元/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500元/月)。
其中西安交通大学(3000元/月)排名第22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700元/月)排名第36位,而西北工业大学等10所院校的数据缺失,不做调查。而在211工程院校之外的其他本科院校排名中,我省的西安科技大学(2400元/月)和陕西科技大学(2500元/月)并列排名第33位。
一些名校就业不如普通高校
此次调查中,一项专门针对北京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选择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就业的大学生比例分别高达65%和21%,而选择县级城市和区乡就业的比例则仅有3%和2%。而在当初选择大学所学专业的原因时,36%的人表示纯粹是出于兴趣爱好,24%的人表示是因为大学调剂,仅有24%的人考虑了将来的就业难易度。而很多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找工作碰壁后想到通过考研暂时回避就业难题,在选读研究生的被调查者中,47%的人认为研究生比大学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盖洛普资深咨询顾问宋屹先生介绍说,该数据可以看出各个学校毕业生的能力对于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有关专家傅豫波表示:“有一些211院校大家觉得是一些名校或是重点学校,但他们的就业率或学生的起薪还不如一些本科院校。”
具体详见下面链接:
http://edu.huash.com/gb/edu/2007-11/23/content_6685449.htm
通过互联网搜索,我又看到了下面的信息:
此次调查中,一项专门针对北京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选择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就业的大学生比例分别高达65%和21%,而选择县级城市和区乡就业的比例则仅有3%和2%。而在当初选择大学所学专业的原因时,36%的人表示纯粹是出于兴趣爱好,24%的人表示是因为大学调剂,仅有24%的人考虑了将来的就业难易度。而很多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找工作碰壁后想到通过考研暂时回避就业难题,在选读研究生的被调查者中,47%的人认为研究生比大学文凭更容易找到工作。
部分榜单略
注: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延边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这10所“211工程”院校的数据暂缺,“211工程”中的军事类院校不参与此排名。(记者丁肇文)
具体来源:
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7-11/22/content_9276113.htm
另外,搜狐还专门采访了盖洛普资深咨询顾问宋屹先生,具体内容,我在此不想做过多的转录,感兴趣的可以去搜索一下。
咋一看这个消息,很是兴奋,毕竟是母校的光辉成绩,立刻把链接发到几个学校校友、班级、系部的群内,结果没有像我想象的那么好,没有迎来校友的喝彩,反而投来的都是嗤嗤一笑,我不禁有些失望,怎么毕业的校友对母校这样呢?我又仔细看了一遍新闻,才发现,原来这个新闻的可信度太低了,有些错误简直是很低级。
请看:
其中西安交通大学(3000元/月)排名第22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700元/月)排名第36位,而西北工业大学等10所院校的数据缺失,不做调查。而在211工程院校之外的其他本科院校排名中,我省的西安科技大学(2400元/月)和陕西科技大学(2500元/月)并列排名第33位。
西安科技大学和陕西科技大学的还没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高,排名却在其前面,而总所周知的西安比较好的学校,西北工业大学缺失,但是像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都不见踪影,这怎么解释呢?我不得而知。
“华南虎”事件尚未平息,如今又道出这等戏局,我不知道,这些所谓的百姓的喉舌的媒体是怎么想的?这些编辑记者去做什么去了,难道纯粹为了业务而从不关注它写的是什么内容吗?
社会呀!媒体呀!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