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的孩子让两个女人落泪


六岁的孩子让两个女人落泪

昨天下午四时许,接待了两个中年妇女,她们谈到了一个孩子,今年十八岁,一向内向的孩子最近有些焦躁不安,眼看就要参加高考了,但是却怎么也不愿意去学校了。原因不得而知?据了解,她们的家庭生活环境很和美,氛围也很好,当然这只是她们一厢情愿的认为和想法,我没有见到孩子,不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

在后来的聊天中,我得知孩子学习状况良好,也没有对网络产生太多依赖,只是平时的言语少了一些,不爱与别人沟通,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到了高中学习成绩不如以前,确切地说是考试排名不如从前,但是总还算是过得去,不算太差,而且自身的状况也算比较良好,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在前几天,他不愿意上学了,整天在家闭门不住,无所事事,有时玩玩电脑,但不是很痴迷,一天玩电脑的时间也就是2~3个小时。

孩子在学校有没有受到过什么刺激?家长很坚定地告诉我,没有。那学校老师知道不知道孩子因为什么而不愿意上学了呢?她们找过老师,老师也不知道。家里人或者是亲戚朋友有没有曾经刺激过他,她们同样告诉我没有,她们一直很纳闷,她们很清楚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而她们的家庭氛围一直很好,这令她们很费解,到底是为什么会搞到今天这个地步?

我也不知道她们的家庭怎么了?但是我确信她们的家庭氛围不会像他们说的一样那样和美,最起码在孩子的印象中不是这个样子的,我很清楚现在的父母,大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下结论,并且总是以为孩子还小,他们还不能够辨别是非,不能够独立决定任何事情,哪怕是芝麻大点的事情,都要父母给拿主意、做决定。社会上关于“小公主”、“小皇帝”的呼声已经呼了好多年,而如今这种风气不但没减,反而降了下来。

我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就给她们讲了一个故事:前几天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妈妈和一个六岁左右的儿子在一起吃饭,儿子要喝汽水,妈妈告诉儿子,说天冷,不能喝,喝了会感冒,儿子不依,偏要喝,争了好久,儿子还是没有能喝到汽水,妈妈也非常生气,孩子怎么不理解父母呢?最后这顿饭吃的不欢而走,儿子就没有吃多少,同时妈妈也没有了吃饭的心思。在这个故事中,我们来分析一下,到底谁做的是对的?都是对的。站在自身的立场都是对的。妈妈也的确是为孩子好,怕他生病,没有让他喝,儿子呢?他非常的想喝这瓶汽水,而且不贵,妈妈偏不让,他怎么能不生气呢?我大胆地设想了一下,如果这个妈妈一直这样教育儿子,不到十五岁,孩子就会出问题,而且不是小问题。

从这个事情,我和她们两个探讨,到底谁是对的?到底该怎么做?她们都不约而同地认同了妈妈做的是对的,问题就出在了这,我告诉她们,你们也没有错,错的是孩子?孩子经历的事情太少了,不知道冷天喝汽水会感冒,可是做家长的你给了孩子机会让他们自己去经历没有?有没有给孩子们机会让他们去吃一堑,从而达到长一智的目的呢?我们的孩子不能经受风雨,这能怪孩子吗?可以说90%以上都是父母的责任。假使我们给那个孩子汽水喝了,再假使他感冒了,结果会怎么样?他知道了一个道理:天冷的时候喝汽水会生病,下次他再闹的时候,妈妈只要把这个事情说出来就行了,还需要费那么多口舌吗?况且真喝也不一定会生病,因为那只是我们的意想,不足为据的。再退一步,儿子第二次还是想喝,再给他,他再一次生病,我不相信有了三番两次的教训他会没有一点变化。可是我们都做了什么?醒醒吧!我可敬的家长们?让我们的孩子快乐起来吧!

最后,我告诉她们,我大胆地设想了一下,如果这个妈妈一直这样教育儿子,不到十五岁,孩子就会出问题,而且不是小问题。

其他的我没有说,也没有说的必要了,因为我看到了她们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