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台就“如何从基金季报中淘金”采访金融实践主编朱庄虹


中央电台就“如何从基金季报中淘金”采访金融实践主编朱庄虹

 

主持人:用经济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敏锐的触角捕捉需求,用警醒的神经揭示幕后,用深入的思考发现规律,这里是中国之声财经在线,从生活中提炼价值。

 

主持人:中国之声,这里是财经在线。目前基金二季报已经公布,一些听众朋友来短信,希望了解如何从基金季报当中把握投资各个基金的策略变化,还有听众朋友问,怎样把握基金申购、赎回的时机,今天我们的“经济生活,有问必答”就请《金融实践》网主编朱庄虹先生就此谈谈他的看法。

 

主持人:07年基金的二季度季报逐步披露了,基金的季报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大家进行基金投资的参考,那么我们阅读基金季报的时候,应该用一些什么方法,怎么样可以找到基金产品中的亮点呢?

 

朱庄虹:我们讲阅读基金季报应注意六点:第一是关注基金投资的策略,第二是关注基金持股比例,三呢是关注基金投资组合,四是关注基金持有人结构,五是关注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六是基金分红策略。

 

    第一条,基金投资的策略。市场瞬息万变,为捕捉基金中的投资机会,基金管理人也会根据市场情况变化进行适度的策略调整。在基金财报中,基金经理总会有策略转变的陈述以及关于未来市场的展望,这对于我们认识后市的大方向是很有帮助的。

 

  二是基金持股比例。投资策略说得再乐观,但是基金持股比例下降,可能证明基金管理人在心口不一。那么持股比例这一指标,你就知道基金对于后市真正的态度如何。当然,除了基金经理本身对市场的判断之外,基金通过持续营销规模扩大或遭受到巨大赎回都会影响到季报中的持股比例的变化。

 

三呢,是基金投资组合。通过阅读基金财报,投资者将了解哪些投资组合资产品种产生了收益,哪些产生了亏损,哪些资产被调出和被调入。而通过这些持仓品种的变化、资产配置产生的效益,我们也可以看出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

 

那么第四呢,是基金持有人结构。从这一信息中投资者可以了解持有该基金份额的投资者是以机构为主还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

 

接下来我们还要关心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通过阅读基金季报,投资者将从基金的投资策略、持仓品种的变化、资产配置产生的效益等诸多方面,对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做出全面评价,以此检验基金经理操作基金的能力和水平。

 

接下来我们还要关注基金分红策略。基金持续稳定的分红,将有助于基金净值的增长,形成基金净值和分红同方向变化的联动关系。

 

主持人:但是近日两市股指齐创新高,基金的销售也很火暴,那么很多投资者,一方面是没有买基金的投资者,他们想申购基金,但有担心这高位申购有风险,还有一部分已经获利的基金投资者,他想赎回基金,想保持利润,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呢?如何选择基金申购和赎回的时机呢?

 

朱庄虹:什么时候是单笔买入股票基金的好时机呢?我们说通过景气循环是较为有效的方式。通常景气循环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复苏期、扩张期、高涨期和衰退期。各类型基金在不同景气循环下有不同表现,投资者可适时调整不同组合,如谷底阶段,提高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风险基金投资比重,而复苏阶段则应加大股票基金投资比重。

 

但是对于一个一般投资者而言,判断这些东西有一定困难,因为要关注很多宏观指标。一个较为简单的判断市场热度的办法,就是基金募集热度。当开放式基金募集额度一路飙升,股市就有过热的嫌疑,而当基金募集进入困难时期,此时建仓获利机会较大。

 

主持人:那么我们知道基金不适合短线操作,但是长期持有的策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就一路持有,持有多少年,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考虑赎回基金呢?

 

朱庄虹:应该在6种情况下可以考虑赎回:第一是基金报酬率达到一定的程度;第二是投资者有资金周转要求;第三呢,是基金的基本条件,如基金公司、管理团队发生剧烈变化;第四呢是,基金多年排名靠后、基金被清算、以及市场行情走下坡路;最后就是,景气程度难以支持。

 

在这其中,基金自身投资业绩差以及市场景气程度可能是投资者考虑赎回最常见的原因。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投资者投资的基金在同类基金中业绩排名一直靠后,比如1年,2年,3年业绩均靠后,那么这样的基金可以考虑赎回。

 

 而在目前情况下,更多的投资人关注的是,市场景气程度是否到了要赎回基金的程度。

我们从近期陆续公布的基金公司投资策略来看,最近市场整体呈现震荡盘整格局,交易量快速上升,资金明显流向蓝筹股,政策面各种调控政策都对市场的资金面产生较大的影响,市场中短期存在调整的压力。

 

但从更长期来看,考虑宏观经济良好,企业盈利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以及流动性充裕的资金环境仍会维持,A股的长期上升趋势不会改变。因此目前市场景气程度并未降低到赎回的程度。

 

主持人:那么有些投资者陪钱以后,他是否可以考虑基金的赎回呢?

 

朱庄虹:除了赎回之外,赔钱后还有哪些策略?我们说基金转换和适度增仓可能都是不错的选择。

 

现在多数管理3只以上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都开通有旗下不同基金的转换业务。如果投资者买得一只基金绩效较差,而另一只基金较好,就可以考虑转换。另一种更普遍的情况是,在市场大幅波动时从高风险品种向低风险品种转换,而在市场上升时快速由低风险品种向高风险品种转换。转换的成本低于申购赎回。这样就比较合算。

 

 

 

节目录音

http://you.video.sina.com.cn/b/5931456-1233717322.html

 

 

 

朱庄虹,金融名家, 金融学硕士,多家金融机构与企业独立董事和顾问。新浪、网易、***等大财经频道专栏名家。《卧底金融学》创始人,他曾经在北大、清华、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财经类大学任客座教授,他曾是原中国最大银行经济师,他用16年亲身经历了该行的分理处,支行,分行,总行,直至任中央银行某杂志社编辑部的负责人,在原国务院体改办机关报期间,他还遍访了所有国内银行行长。编著出版了《中国改革的金融人》一书,在中国最大的国际服务企业作独立董事期间,他完成了与在京的外国银行分行的对接,并曾先后在中国多家大企业担任高管。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