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钢铁股推理误区 寻找真正投资价值


误区1、钢铁行业是周期性行业

(1)钢铁股即使在周期性低谷期间其净资产收益率也高于同期银行股。周期之说从何而来真是搞不清楚!搞不懂基金经理和机构专家是不是持证上岗的?是不是只会说外国人说过的话!今年钢铁股业绩更是突飞猛进,多家钢铁股前三季度的净资产收益高于20%,而象招商银行这样的所有人眼里的宝贝股业绩今年因存贷差扩大的业绩最好一年,三个季度不过15%的净资产收益率。多数年份业绩只不过在10%左右徘徊,现在人人都说这才是成长股!困惑 ---  难道存款差会一直扩大?如果不能一直扩大,这种股业绩会一直成长?

(2)不是每一支钢铁股都有周期性。以武钢为例:其净资产收益率一直在20%左右,记忆里最不好的一年是2005年净资产收益率在17%,近年除这一年外,全都在净资产收益全部在每年20%以上。即使最坏的年份业绩要比大家都看好的股票的业绩最好年份还要好,市盈却不过1/3左右,靠!自已想去吧!有人说,不能比!答:有什么不能比的,一斤棉花与一斤铁哪个重?傻冒才会说铁更重,都是一斤为什么铁更重?如果你真是寻找价值的话,如果真是想当老板的话,投哪一个回报更高?

武钢股份与招商银行年业绩对比表: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中报  2007
  武钢        0.23    0.41    0.62   0.50  0.437     0.89(据钱龙天相投资预测)
  武钢复权    0.23    0.82    1.55   1.25            2.23
  招商        0.39    0.46    0.38   0.48  0.420     0.85 (据钱龙中信证券预测)
   注:武钢   2004.10.18增股  10
             2005.11.21送股 2.5
数字会说话,看看哪个有成长性?!

误区2、铁矿石涨价让钢铁企业增加成本压力业绩会变差

表面上看这个推理是成立的,其实狗屁不通!

铁矿石的涨价是由于中国钢铁企业产销两旺,带动了铁矿石的需求增加,如果钢的销量不是快速增涨,铁矿石价格又怎么会涨?钢需求的增涨带动了钢价的上涨,从而拉动了铁矿石的价格。钢价的上涨近年来始终超过了铁矿石价格的涨幅,而且中国钢企规模化效益越来越显著,降低了成本。近4年来铁矿石价格上涨了200%,而中国钢铁企业业绩反而更好,就是明证。短期看:截至12月5日,钢价周环比上涨4.09%,月环比上涨6.72%,分别高于同期原料价格涨幅0.36和1.43个百分点。原料占钢铁平均生产成本比重至少60%以上,可以认为,目前钢铁行业盈利能力正处于不断好转的过程中。

7日钢之家(中国)钢材基准价格指数表
品种
价格指数
周环比
钢材
117.72
4.49%
长  材
128.82
5.47%
板  材
106.05
4.31%
优 特 钢
121.24
4.76%
不 锈 钢
135.88
-0.96%
普 线 材
126.49
6.44%
螺 纹 钢
133.03
5.2%
型  材
122.31
4.61%
中 厚 板
111.41
3.61%
热轧板卷
103.03
4.48%
冷轧板卷
91.98
3.67%
优  线
119.59
6.58%
结 构 钢
124.67
4.3%

随着铁矿石产量的不断加的,不排除未来铁矿石降价的带给钢铁企业成来降低的可能性!

误区3、欧盟反倾销和贸易保护会影响钢铁出口

(1)中国钢铁的需求主要是在国内,钢铁企业也同样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受益。未来成长空间依然很大,勿需忧天!

国家或  最高年产  达到时间 达到年度数值 2001年产  备注
地区名称 钢量万t 人均钢消费  钢消费强度  钢量万t
    量kg/人· kg/美元  
美国 13681 1973年 650 0.114 8971.1 表中最后一栏 

为独联体数字,

表中除最后一

栏外为西德数字。

日本 11932 1973年 802 0.211 10286.3
前苏联 16307 1988年 577   9818.2
德国 5323 1974年 887 0.118 4480.1
英国 2831 1970年 459 0.2 1502.2
法国 2702 1974年 517 0.094 1935
 

 

日本人均钢消费量名列榜首,接近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的5倍;德国和美国人均钢消费量分列第二和第三位,分别是世界人均的3.7倍和3.2倍。美、德、日人均铝消费在17~20公斤之间,相当于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的4~5倍,是中国人均消费量的6倍。

(2)东方不亮西方亮

美元贬值抑制进口之后有欧元升值,中国钢进口大增。欧洲之后还有拉美与中东销量也在突破性增涨!

海湾国家成为中国钢材新兴消费国
                                                                                                         [我的钢铁] 2007-11-21 07:26:18
20日,瑞银证券发布《中国钢铁行业》研究报告,援引权威部门数据发现,今年中国钢材出口地发生重大变化,除了维持欧盟、韩国、美国等传统出口地之外,来自海湾地区的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家从中国进口钢材出现迅猛增长。
其中,伊朗从去年的中国钢材出口国排名第16位一跃而至今年前七月的第4位,消费增幅高达22倍,共进口230万吨钢材。阿联酋进口则增长了2.96倍,沙特增长了3.49倍。
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这种状况的造成,是由于去年全球油价高涨带来石油输出国盈利大量"石油美元",伊朗等国因此加强了本国的基本建设,从中国大量进口包括钢筋、盘条等长材在内的建筑用钢。(来源:中国证券报)

(3)欧盟反倾销诉讼存属无理取闹,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调查也需时日。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周世俭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即使要制定惩罚性关税,欧盟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查,为中国的钢铁企业出口定性,或者是反倾销,或者是反补贴,或者是垄断,调查时间一般比美国方面的调查时间还长,甚至超过一年。另外,他还指出,中国出口钢材价格虽比美国和欧洲当地钢厂低,但并没有低于自己的成本;而且,作为国家控股的国有企业,国家在资本注入、优惠贷款及土地租金方面的投资可以理解,也根本谈不上补贴。

误区4、市盈率已与国际同行相同

(1)中国钢企同装备制造业一样在经历钢铁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过程,发达国家的钢铁企业成长性能跟中国相比吗?近年来,我国钢材贸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是钢材的净进口国,自2004年起,随着国内产能的快速释放,钢材出口开始快速增长,进口开始减少,2006年我国由钢材的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并成为全球最大的钢材出口国,2006年我国钢材出口量是2001年的9倍。2007年,我国钢材出口的步伐没有放缓,上半年出口钢材3383万吨,同比增长98%。

我们正在吞食它们的市场,它们正在走向末日,要是以同样的市盈来衡量才怪!

(2)你国内的投资者嫌股铁股价高,外国大钢铁集团可不嫌贵,本身就说明钢铁股价格一直低估!全球钢铁业正把并购重组的战场转移到了中国,利用各自优势扩大在中国的钢铁的市场。米塔尔除在华菱管线持股15%以外,也曾经瞩意过包钢和昆钢;安塞乐除和莱钢等达成并购意向外,还密切关注包钢和邯钢;俄罗斯北方钢铁则有意投资通钢;韩国浦项钢铁和本钢合资建有冷轧板和镀层板厂;德国蒂森克虏伯拟和鞍钢合资建第二条热镀层生产线;太钢和浦项钢铁已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新日铁和宝钢、安塞乐合资建成汽车板厂,JFE钢铁和广钢合资建成汽车板厂,这两个厂均在计划扩建中,等等。又新日铁和JFE钢铁利用各自优势继续扩大在中国的钢铁市场,新日铁利用和宝钢的特殊关系,于2004年7月和宝钢、安塞乐合资在上海成立了“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BNA)。日本其他大钢厂也在进入中国,钢铁制造商阿塞洛米塔尔收购东方集团73%股权 。不一而足!

误区5、机构减仓

以下是武钢的机构持仓与股价的走势情况:

07年03月  53家 机构减仓后的这三个月中股价由3月份的最低7.40元涨至5月的13.59元,然后6月末才显未机构加仓!

07年06月106家 显示机构加仓后股价于9月末涨至最高点21.30元然后开始了10份的下跌,至季报发布,发现机构二季末减仓!

07年09月 45家

如今我们看到的又是机构减仓,但是在你看不到的时候机构可能已在加仓,为下一个季度做准备了。如果只是看着,机构季度是加是减来操作的话,岂不总是与机构的步伐相反?

误区6、钢铁出口税增加影响

(1)钢价仍有上涨空间,出口税增加成本影响有限,可能只是心理影响而已!在世界围内的制造成本优势地位不会被改变。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世界的钢铁价格是以中国钢铁价价为指导的,因为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制造成本最低,中国价格就是世界价格。象中国许多产品一样,本来是可以卖上很高的价格的,但是却由于国内企业之间的互相竞价,导致卖不上高价。这样的例子遍地都是,钢企也不例外,但有一点不同的是,与鞋厂、服装厂不同的是中国钢企的不断整合归并将使钢铁定价权归于少数几家企业,协议或者直白的说,操纵世界钢铁价格将成为可能,当然这还有一段路要走!实现了这一点,将极大的提升盈利能力!

(2)除供需外多种因素互相影响。如美元贬值使依赖进口铁矿石企业感觉铁矿石价格上涨影响变小,同时,同于欧元不断走强(人民币相比美元升值5%,欧元却相对人民币升值10%),出口欧洲的中国钢材很可能还在降价,也就是说可以拿到便宜矿石,同时产品又能卖个好价钱!所以出口税的影响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可能变得可有可无!

(3)对各钢企的影响不同。打个比方说,生产钢板的企业,如果出口被抑制,那么可以变为船舶,汽车出口。如果欧洲的钢只不过是与中国加了税的中国钢保持均势的话,那么欧美用本国钢生产的船舶汽车等的成本就要高于中国制造,同样是中国钢材的变相出口!只是建筑用钢的影响可能较大,因为你不能建个房子出口美国!

误区7、有矿山比没矿山好

(1)首先,矿山一般都是集团的,股份公司用铁矿石还是要用买的,买价也不比市价便宜。

(2)即使矿山是股份公司所有,如果钢铁主业的盈利能力不强的话,你只不过是等于在买矿业股罢了!而矿业股的周期性恐怕也会很剧烈,比起有色金属来说,铁矿好象不是那么稀缺的资源,铁矿石涨价未必会一直持续!以日本为例,它的钢铁企业多数拥有矿山,但其竞争力与中国相比同样在下降,假如有一天它本身的钢铁部分发生亏损的话,它也是绝不会用矿山的利润来补钢铁的无底洞!真正重要的是主业的盈利能力,花里虎哨的东西只能蒙人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