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第二轮博弈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全面展开,而博弈结果预期在3—5年后呈现。
有的将成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主角;有的会一直默默无闻,生儿育女,过着平淡而有滋有味的生活;有的沦为这一局博弈的败者,甚至可能归零。
但如果将时间放得更长一点,从未来到世间到死亡,何尝不是一种归零;从一穷二百、不名一文到看淡世事、回归自然,又何尝不是从零到零的一个过程;其实即使是天下英雄出我辈、坐拥三千江山月,也难免皇图霸业笑谈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走过的岁月中,读书那几年是比较穷的,能够支撑到读完高中、考上大学,已经耗费了父亲母亲过多的心血,让岁月有机可乘,染白了头发、犁下了沟壑,也让苍老成了一种无法抹去的存在。
大学还是比较穷的,却能够放弃父母的支持,以“大挪移”手法完成了数万费用的周转,不外“拆东墙补西墙”,最多搞个兼职的活干干,大四那年启动的创业行动积累的经验阅历远大于财富。不过貌似有资本运作之潜能。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贯穿于求学四年的筹办社会活动之激情、挥洒文字之快意、徜徉书林之惬意,思之,尤为慨而慷。毕竟,最冲动的那个年龄毕竟都献给了民生关怀与民主法治的奔走。
大学毕业后开始调整状况,两年来一度拥有近二十万的自有资金,从毕业后第三月起即保持每月向父母提供不少于700 RMB的生活费用,在四川大山那块,应该是相当足矣。权作一种表示,让辛苦不再与父母遭遇。因为昔日的小孩已成长为大丈夫,承担起一些责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是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两年的职场生涯走得相对顺利,托重重勤勉与浅薄才学的福,得蒙多位上一级操盘手的看重,从踏入职场的那天起,手下就带了两个兵,一直到此前一度二十多人的团队。
两年后的今天,再度延续那一场追风逐月、游猎三千里的梦。一度拥有的财富积累正在快速地消融,消失于时间流失与回收不利中,融于服务的成熟与事业的成长中,回报则在某个时点开始持续增长,聚变发生的某一刻必会到来!
不过一直以来创业之事都是相当不顺的,比如大学期间的创业行动,未能突破困境;比如出书,叫嚣了两年,但始终未成终稿,手底下码出的百多万字小说,至今束之E盘“黄梅煮酒”,竞无一篇能中意者,正谋时以调整,同时计划在创业、新营销、易管理等选题中做系列文章。
想起清晨第一抹曙光亲吻万里河山,想起最后一缕残阳向大地告别,想起情人眼中流淌的那一汪清波,想起奔波于高楼间的苍生万民,想起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想起孩子们清脆的童音围绕着校园久久不散,想起大山家乡的老人们浑浊而又饱含期望的目光,想起一幅长卷拉开的五千年历史烽烟,归零又能如何,从零到零不过是一场美丽的轮回,心中不灭的是永远澎湃的豪情与坚持不懈的毅力、勤勉任事的战斗力。
世上并没有路,但总需第一个去踩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