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股市不需要放卫星


 

    122529日,回家了五天,较长时间没有公布新文章。

 

2007年再过三四个小时就要结束了。前一段时间,针对2008年中国股市的运行,众多券商做出了种种预测。基本都是一致看好,大胆的有看到10000点的,普遍看高在6000点以上。虽然没有经历过58年的大跃进,但感觉这种气氛有点象当年虚报粮食立量那样放卫星。

 

一次美国股市的牛市,大约是1969年那一次,股市大涨特涨。但这种股市的市盈率水平显然不符合巴菲特价值投资的口味,他感到几乎没有什么价值低估的股票,说:“我好象一个好色的小伙子来到了空无一人的沙滩。”于是决定解散他当时的私募基金。有不少投资者,包括朋友,都劝他不要抛股票,因为股市还会继续涨,他回答说:“如果你们在一两年前不能预测到股市能涨到这样的高度,那么你们又怎么能预测到未来一两年股市能继续上涨呢?”后来巴菲特抛光股票,把红利分给投资者以后,当地的不少把钱交给巴菲特投资的人成了百万富翁,最重要的是,不久之后股市泡沫破灭。

 

同样的道理,在去年众多券商几乎没有预测到今年股市涨幅和去年差不多,又怎么能预测到2008年股市的走势呢?

 

今年年初,几乎没有券商看高今年的股市在5000点以上。因为2006年的牛市感觉就象做梦一样。成思危去年就说,如果认为2007年能到4000点,是不现实的(大意如此);广发基金的投资总监朱平则认为2007年是投资最缺乏安全边际的一年。其实这代表了当时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反正我不记得有人在2006年年末的时候,大胆预测2007年的中国股市能到6000点以上。

 

同样,在2005年年末,我不记得有哪个证券公司或是个人,预测到2006年股市会长红大涨。记得水皮有篇文章,说自己看得比较高,他特别讽刺在2006年年初股市涨到1300点以后,甚至有人认为股市会下跌到1000点以下。很多人,包括本人,都感觉1300点有点高了。在股市涨到2000多点以后,上海的某大券商,则认为股市会回凋到1700点。

 

其实股市根本是不可预测的。证券分析之父,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曾说:“如果说我在华尔街60多年的经验中发现过什么的话,那就是没有人能成功地预测股市变化。”巴菲特也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能够预测市场走势的人。”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说:“不要妄想预测一年或两年后的股市走势,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聪明的中国人,把一些不太好听的事物用一些隐讳的词语代替,比如“妓女”用“小姐”代替;“夫业”用“下岗”代替;股市的“下跌”用“调整”代替;人死了,在我们老家用“走掉了”代替,在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用“老了”表示祥林嫂的死(第一次看到我还真不理解)。我看可以用“预测”代替“瞎猜”读者可以观察一下,我们看到的几乎所有的预测,就是根据过去形成的一种趋势(过去一段时间股市上涨的幅度和速度),以及目前所处的状况(目前股市指数点位),再把过去的趋势往后延伸一段,就是所谓的预测。有谁在三年前说股市可以在2007年涨到6000点的?屈指可数。有几个人在10年前预测上海的房价普遍100万一套的?一辆汽车10小时内由东向西每小时开50公里,第11小时会如何?当然是不可预测的,起码预测的前提是不清楚的,但仅根据以上条件,就认为会继续向西开50公里,显然是可笑的。但经济领域的预测,往往就是类似的瞎猜。

 

难道中国的券商们不知道目前中国股市的市盈率?不知今年上市公司的盈利的增长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来自股票的投资收益?不知股市一年发生的佣金和印花税高达三四千亿?不知中央政府首提从紧的货币政策?不知一年期存款银行存款收益从不到1.6%涨到3.93%,涨了一倍以上?不知中国股市累积涨幅过大,继续上涨概率远小于大幅下跌的概率?不知非流通股股东当年以1元的代价取得股份,目前股市平均股价近19元,有强大的抛售的欲望吗?聪明的券商难道没有对中国经济仅比2001-2005熊市时增长率高区区两个百分点左右,上市公司利润增长却两倍甚至更多于当时,而发生怀疑吗?

 

理财周报特别挑选了包括中金公司、中信证券(600030.SH)、国泰君安、平安证券、申银万国等11家业内的主流券商作为样本,统计考察他们在去年这个时候推荐的1672007年年度金股或者在2007年投资策略报告中重点关注的股票在2007年绝大部分时间内的累计股价表现。这11家券商共计推出的金股中有121只跑赢了涨幅为94.40%的上证综指,从这点来看表现不错。但是由于今年以来所有A股的涨幅算术平均值(剔除长期停牌的股票)高达196.18%,按照这条水平线来衡量的话,只有41金股达到了及格的水平,占比不过24.55%。而在全部1500多只A股中,能跑过这条线的共计有600只左右。

 

我并不是说中国的券商水平不行,恰恰相反,股市从来就是这样,少数人看对,多数人看错,专业人员也不例外。毛泽东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股市中,上市公司的分红在一定期限内是有限的,所以在一定时间内,投资者的盈亏主要是二级市场股价的涨跌(一部分人赚钱,必然是另一部分人亏损),如果有大量的人预测准确的话,那谁赚谁的钱?这样才能保持股市的金钱生态平衡。

有些人可能对我这种态度比较反感,因为我也预测股市,甚至还说股市要跌到3000点。首先我自己认为股市是不可预测的;其次我并不希望大家就一定要相信我的观点,只是作为参考;另外我没什么影响力,不象是知名人物或是基金公司、券商,是万众嘱目的焦点;第四,我并没有迅速发财的幻想,这样这种一厢情愿的幻想就不能让我头脑发热。目前我已完全退出A股,只有B股的张裕B800股及每月定投的800元易方达的基金。2008年重点考虑买入恒生指数的认沽权证,做保守投资,除非A股跌得惨不忍睹,众多券商纷纷说熊市来临的时候,我才会考虑买入A股。07年投资收益有近30万,08年,唉,不亏损就不错了。

 

所以建议中国的券商也好,一些“经济学家”也好,说话谨慎一些,保守一些,特别是在股市已经大涨的情况下。尽量提供数据和客观事实,少发表自己的判断。而广大投资者也应该尽量独立思考。其实独立思考并不难,问题是时时提醒自己要独立思考,不要轻信别人。拿放卫星来说,地里的粮食亩产多少,毛泽东应该是非常清楚的,他出身就是农民,但钱学森说什么即使太阳光的能量被农作物吸收十分之一,粮食产量也不止各地放的卫星说的那么多,毛泽东就不再坚持独立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