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贫穷带入21世纪!”这是我国政府1994年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庄严承诺。
1978年,我国绝对贫困人口达2.5亿;1995年减少到1.25亿;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反贫困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计划到20世纪末用7年时间解决剩余的8000万人的温饱问题;1998年贫困人口继续下降到4200万人;1999年为3400万人,减去其中2000多万属民政部门救济的对象,实际剩余贫困人口1000万人。资料显示,自我国政府实施反贫困战略以来,已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计划和政策,概括起来,主要有贴息贷款、以工贷赈和财政发展基金等三项主要措施。三项加总起来,1986年是42亿,1993年是76亿,1997年是153亿,1998年是180多亿,1999年则高达200亿有余!200亿元人民币解决1000万人的温饱的问题显然是绰绰有余。
但是,由于体制及运作中的种种原因,过去的扶贫资金未能有效地瞄准计划中的目标群体——贫困人口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在各地存在。
“不把贫穷带入21世纪!”政府的庄严承诺是神圣的,但21世纪离我们却仅仅剩下300来天了。如何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扶贫政策,让最后1000万贫困人口早日告别贫穷,成为上下关注的焦点。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资源经济与贫困地区发展研究室主任汪三贵博士建议,将扶贫单位缩小到乡或村。因为,单位到县,扶贫资金离具体目标群体比较大。单位到乡村,识别目标群体成本会增高,但准确率也提高。同时,他建议将扶贫资金限用于农业(包括牧业)。由于农民收入的80%-90%靠农业,所以最有效的途径是将资金用于农牧业、经济作物、买化肥等环节。金融部门需建立一种信任机制,提高还贷率。同时,信贷支持要及时、到户,并减少审批程序,以不误农时及其它时机。
此外,他建议政府支持农户非农就业。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基本处于自发状态。政府可以因势利导,对外出打工者进行短期技能培训,提供有效务工信息,路费资助等。
当然,贫困问题是一道长远的世界难题,我国也一样。由于我国国土广阔,条件复杂,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新的城市贫困问题的出现,扶贫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汪三贵认为,长远看,投资基础教育效益会更好;其次是生态环境、灌溉设施、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三是改革科研管理体制,鼓励科研人员研究适合贫困地区的适用性技术。由于贫困地区的适用性技术一般并非高科技,因此影响部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四是移民。如果某贫困地区投资10元还赚不回一元的话,考虑整个社会、生存背景,移民是个见效的办法。五是整个国家的经济环境将带动贫困地区脱离,如西部大开发,将给西部地区带来长远的、根本性的利益。
1978年,我国绝对贫困人口达2.5亿;1995年减少到1.25亿;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反贫困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计划到20世纪末用7年时间解决剩余的8000万人的温饱问题;1998年贫困人口继续下降到4200万人;1999年为3400万人,减去其中2000多万属民政部门救济的对象,实际剩余贫困人口1000万人。资料显示,自我国政府实施反贫困战略以来,已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计划和政策,概括起来,主要有贴息贷款、以工贷赈和财政发展基金等三项主要措施。三项加总起来,1986年是42亿,1993年是76亿,1997年是153亿,1998年是180多亿,1999年则高达200亿有余!200亿元人民币解决1000万人的温饱的问题显然是绰绰有余。
但是,由于体制及运作中的种种原因,过去的扶贫资金未能有效地瞄准计划中的目标群体——贫困人口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在各地存在。
“不把贫穷带入21世纪!”政府的庄严承诺是神圣的,但21世纪离我们却仅仅剩下300来天了。如何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扶贫政策,让最后1000万贫困人口早日告别贫穷,成为上下关注的焦点。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资源经济与贫困地区发展研究室主任汪三贵博士建议,将扶贫单位缩小到乡或村。因为,单位到县,扶贫资金离具体目标群体比较大。单位到乡村,识别目标群体成本会增高,但准确率也提高。同时,他建议将扶贫资金限用于农业(包括牧业)。由于农民收入的80%-90%靠农业,所以最有效的途径是将资金用于农牧业、经济作物、买化肥等环节。金融部门需建立一种信任机制,提高还贷率。同时,信贷支持要及时、到户,并减少审批程序,以不误农时及其它时机。
此外,他建议政府支持农户非农就业。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基本处于自发状态。政府可以因势利导,对外出打工者进行短期技能培训,提供有效务工信息,路费资助等。
当然,贫困问题是一道长远的世界难题,我国也一样。由于我国国土广阔,条件复杂,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新的城市贫困问题的出现,扶贫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汪三贵认为,长远看,投资基础教育效益会更好;其次是生态环境、灌溉设施、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三是改革科研管理体制,鼓励科研人员研究适合贫困地区的适用性技术。由于贫困地区的适用性技术一般并非高科技,因此影响部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四是移民。如果某贫困地区投资10元还赚不回一元的话,考虑整个社会、生存背景,移民是个见效的办法。五是整个国家的经济环境将带动贫困地区脱离,如西部大开发,将给西部地区带来长远的、根本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