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阪刚刚结束的田径世锦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中国飞人刘翔以12秒95夺得冠军,这也是他夺得的第一枚世锦赛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田径世锦赛历史上的第一枚男子金牌,这枚金牌使刘翔成为将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集一身的大满贯得主。雅典奥运会夺冠,洛桑超级大奖赛12秒88打破世界纪录,大阪世锦赛成功登顶,三年时间内刘翔完成了中国田径史让人不可思议的跨越,这也使得刘翔成为中国第一位集同一项目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于一身的田径选手。
从埃德蒙顿默默无名的小辈,到巴黎、赫尔辛基和大阪的铜牌、银牌、金牌三级跳,世锦赛记录了刘翔由成长到飞升的全过程。世锦赛的三枚成色不同的奖牌尽管仅仅是刘翔在男子110米栏这个项目上初成霸业的一个缩影,但是在他的影响之下,中国选手们却以此为契机,在世界范围内逐步的形成了自己的集团优势,令全世界为止侧目。在明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将再度迎接挑战,鸟巢体育场内中国飞人能否卫冕成功尽管还是一个疑问,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憧憬已经足够美妙。
在我的记忆中,中国当年著名的跳高健儿朱建华冲击田径世锦赛未果的场景,是一个深深地遗憾。1983年8月,首届世锦赛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当时中国队拥有一位夺金大热门——朱建华,就在一个月前他在国内以2.37米的成绩创造男子跳高世界纪录。令人遗憾的是,年仅20岁的朱建华却因经验不足、心理素质不好而十分遗憾地与金牌擦肩而过,仅以2.29米的成绩名列第三。冠军和亚军 的成绩均为2.32米,明显低于朱建华的最好成绩。尽管如此,朱建华仍是那届比赛发挥最好的男国手,赛前被寄予厚望的世界杯赛三级跳远亚军邹振先、世界杯赛跳远第四名刘玉煌均大失水准。从赫尔辛基到大阪,田径世锦赛整整走过23个春秋;从一面令人惋惜的铜牌到今天刘翔这枚弥足珍贵的金牌,国人整整等待了23个春秋。
刘翔此次的夺冠堪称打破了一个“不可能”,在田径世界大赛历史上还没有人能在短跑项目中从最外侧跑道夺冠,就这一点而言刘翔无疑创造了一个奇迹。半决赛刘翔在确保已经进入决赛的情况下,在冲刺时放慢了速度,结果以13秒25居罗伯斯之后获得小组第二,在进入决赛的选手中排名第五,在决赛前的抽签上他抽到了第九道。正如他自己所言,关键的是看自己,只要自己有实力就能取得好成绩。带着这样的自信,即使是从最外侧跑道出发的刘翔依然目光坚定,起跑跨栏冲刺一气呵成,这是对对手的超越,更是对自身的超越。
日本选手本届世锦赛表现不是很出色,但是组委会还要在田径这个项目中要树立一个偶像,对年轻运动员以激励,包括树立刘翔这样的亚洲偶像。要给身体条件比较接近的日本青少年以激励,希望在这些孩子当中十年后也能出现一个“日本的刘翔”。组委会的用心非常良苦,各方面宣传组织也很到位,赛前赛后都是铺天盖的对刘翔的宣传。刘翔是中国人,我们更应该以刘翔这次夺冠作为一个契机,让田径更加地深入人心,更多人参与到田径事业当中来。使刘翔成为一个宏大的群体,一个充满生机的集团,那时的中国体育、中国田径定能给世界更多的惊喜。
刘翔是一名优秀的田径运动员,他的成绩之所以如此激动全国乃至亚洲人民的心,就是因为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体现了舍我其谁、王者风范的良好心理素质,体现了刻苦训练、团队保障的科学态度。当然,刘翔的成功也是围绕他实施的一整套科学训练保障体系的成功,是国家不惜巨资投入、提供足够的各方资源保证、经常参加世界高水平比赛的可惜收获。作为一个刚刚年满24岁的年轻人,他以自己的独特方式为祖国增了光,添了彩,成为国人永远的骄傲,这是一个年轻人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也许,刘翔的光芒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自强、自信、自立的精神,却是每个中国人应该从刘翔身上汲取的良好品质和精神营养。即便你没有超人的体育天赋,没有足够的运气和机缘,但只要具备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在任何岗位上都可能创出“记录”来的。我想,这也正是“刘翔精神”带给我们的比金牌更珍贵的价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