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开辟中国媒体上市之先河


  中国第二大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BeijingYouthDaily)在香港上市的计划或就中国官方媒体的进一步私有化进程提供了重要启示。(千金难买牛回头我不需再犹豫)

  关注此项操作的香港分析师们表示,对于投资者而言,作为首家公开上市的大陆媒体,《北京青年报》将在资产估值问题上,为未来走向私有化的中国国有媒体提供先例和标准。

  对中国政府而言,出售部分国有媒体的股份,可使这些连年亏损的媒体获得更新设备所需要的资金,并引入更好的管理,这无疑将成为使这些媒体扭亏为盈的重要手段。

  《北京青年报》预计将出售25%的股权,这是获得香港联交所上市资格所需的最低股权出让比例。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具体时间表还尚未确定,但分析师预计会在今年年底前进行。(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了解《北京青年报》上市运作的一位消息人士透露,该报希望通过在香港上市筹资约7.8亿港元。

  如此的融资规模可谓不大,这也反应出《北京青年报》业绩欠佳。

  北京市属的《北京青年报》是由中国共青团(CommunistYouthLeague)在20世纪50年代创办的,该报2003年净利润为人民币2亿元(1美元=人民币8.28元)。

  新加坡券商大华继显(UOB-KayHianHoldingsLtd.)的分析师TommyHo指出,与香港的主要中文报纸相比,《北京青年报》的盈利并不算高。他表示,香港主要中文报纸的年盈利规模一般都在4亿-5亿港元。

  2003年,中国整个媒体行业的广告收入总计人民币1,080亿元,仅相当于美国时代华纳公司(TimeWarnerInc)同期广告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即便如此,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reditSuisseFirstBoston)分析师MarisaHo指出,《北京青年报》在香港上市的意义依然非同寻常,因为这将开辟中国国有媒体部分私有化的先河。

  大华继显的TommyHo也表示,《北京青年报》上市成功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报业的改革。

  中国媒体一直处于政府的严格掌控中,任何非官方实体都不能获准从事出版业务。《北京青年报》上市将打破这一模式,因为上市后政府虽然仍全权控制著编辑业务,但却将实实在在地允许广告及其他创收业务私有化。

  《北京青年报》已指定汇丰(HSBC)为此次香港上市的承销商。不过汇丰拒绝对发表评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媒体公司负责人表示,中国政府希望以《北京青年报》为试点,为日后出售其他国有媒体资产探路。

  该负责人表示,据他所知,中国政府已受理了至少7家国内印刷媒体赴香港等海外市场上市的计划,而计划上市时间均在2005年。

  早在2001年,《北京青年报》就已经著手为上市做准备。当时该报将旗下包括广告及出版在内的主要运营资产注入了集团旗下的另一家子公司,即北青传媒发展股份有限公司(BeijingYouthMediaDevelopment)。

  大华继显的TommyHo认为,《北京青年报》上市将能获得投资者的欢迎。但他也指出,由于缺乏可比照的先例,目前还很难估算出《北京青年报》的合理定价。

  一些分析师预计,《北京青年报》的发行价应该会高于许多国际同类媒体公司的首发价,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推动了投资者兴趣高涨。

  不过产银亚洲金融有限公司(KDBAsiaLtd.)的基金经理ClaudiusTsang则持相反的看法。他预计《北京青年报》将以低于国际同类的价格发行,因为该报还面临一些“政治风险”,譬如报导内容与官方立场发生抵触时,政府可能勒令该报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