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陈嘉珉与繁星网络对话(01)
(2001年6-8月)
[陈嘉珉6月28日]繁星网友,谢谢你对我《若无识君者,终无所为耶》一文的赞赏。你认为“写得不错,应为精品”,说明此文对意气风发走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会有一定启发。我读了你专辑中的所有短文,很欣赏那篇《渴望完美的爱情》,我准备写一篇感想,题目叫《爱情是什么——答露雨繁星》。其实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再说我也不能把我的观点强加于你。我只是想说:“完美”可能是没有意义的,完美的追求会等于拒绝、逃避甚至狼狈不堪的失落。你的网名——露雨繁星——很有诗意,希望并祝福你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像你的网名一样美丽动人。
[繁星6月29日]……由衷地感谢互联网的快捷,让我们从陌生到相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进一步了解、熟悉。
[陈嘉珉7月2日]是啊,神奇的网络——它使人有一种“坐地日行八万里”、“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感觉。但网络也会把近在咫尺的人们拉到天涯海角去,但愿我们不会走到这相反的方向。你的词写得很有意思,我不会做这种极高雅的劳动,但很欣赏这种作品形式,花极少的时间,可以获得很多的感情、思考信息和艺术享受。我很喜欢北大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的词,总是百诵不厌,不知你是否读过。用古典形式来承载一个现代人的伟大豪情,他真是个典范,我不太喜欢那种凄切悲伤、儿女情长的作品。因厉先生是经济学家,或许好些人没有注意过他写的词,我在北大学习时读了厉先生所有的经济学著作,而他的词也是最近才读到的。
[繁星8月4日]陈嘉珉,繁星在北京向远在“天涯”的朋友问好。近来还去论坛发帖吗?很少看到你的文章了。我最近写的东西不多,所写大多是一些很无聊的东西。一直很喜欢你的作品,写得很随意,而且深刻,这是我长久以来所做不到的,今后希望你在写作方面要给我一些指导啊。
[陈嘉珉8月7日]我没有任何写作文学作品的天赋和才能、知识,我写东西主要是一种休闲娱乐、很自在的生活方式而已。要是没有网络,我绝对想不起来要去写作和发表任何一篇学术论文之外的文章,我只是觉得网络很好玩,非常乐意去玩玩罢了。因此我不刻意去追求什么,我喜欢自由思考和不拘一格的写作,常常是有感而发、胡乱而写。“随意”算你说对了,“深刻”倒未必,而且我很讨厌那种“玩深沉”的作品。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书,只是有的人“历”而不“阅”。“历”在先,“阅”在后,因此有“阅历”的人,只要用心去翻阅自己过去的原始篇章,都会写出一些文字的。到目前为止我已在论坛上发了近500篇帖子,但总感到不满意,不过主要不是觉得以前的东西写得差,而是感觉自己进步还比较快吧,哈哈。常言说“人生四十不学艺”,但我很不知足,还在拼命学习。不过这不是主动有为的学习和进步,只是被动地被网络牵着鼻子走。你的赞扬和鼓励会使我写得更多,怕不一定都会使你喜欢,但愿以后能听到你的批评。
我不认为你的作品“大多是一些很无聊的东西”。如果你认为一件事情很“无聊”,但又感觉很有乐趣,很好玩,而且自己也擅长,那就是值得去做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生活。任何作品都是反思和记录过去,即使我们曾经过得很无聊,但如果认真反思并记录了它,我们的精神就会得到升华,会使我们的现在和将来过得更有意义。我不敢说自己会写,但我敢肯定自己是一个很好的读者,尤其是你的读者,在你的读者中,也许我会成为最好的一个。以后你会慢慢看到,我对你的欣赏和批评的水平,不会使我成为一朵“开在你伞沿上的”、“瞬间即逝的雨花”。
你近期的随笔《E网情深——对“老夏”的回忆(二)》中,最后一段写得很美。如果我的赞扬能使你开心,那么请你在这个好心情下听我把它朗读一遍吧——“我在想,网海茫茫,出入者犹如这地面上的雨花一样多得不可数。每一个网上活动的灵魂就是一朵瞬间即逝的雨花。我所遇到的网友就如开在我伞沿上的雨花,接近我的身边,却难以接近我的心灵,我只能远观或是近看他们,但却无法把他们捕捉到我的手中。那么,老夏呢,他是与众不同的,他是我捧在手中最美丽的一朵雨花,纯洁无瑕。”希望可爱的“繁星”不停地写下去,光照E(夜)空……
[繁星8月9日]你好!昨天收到你的长信,我很感动。这里由衷地感谢你对本人作品的欣赏、品评。《E网情深》系列主要记录我的一些网上生活,所写的都是我的网友,而且都是未曾见面的网友。他们有的只是我网上生活的一个过客,有的则成了我永远的朋友,在与他们频繁或不频繁的接触中,带给我不同的感受,如今我把它们整理出来,也许能代表我对网络的一个片面的阐释吧。其实我更愿写一些评论性的东西,只是才识有限,每每发表就有人用砖头猛砸。关于这方面还要请您指教啊,祝开心!
人生——陈嘉珉与繁星网络对话(02):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9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