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的爱情
军人的爱情是通过邮寄完成的。
女人们在接纳军人之爱的同时,就必须接纳远远近近的距离。这种“搭配”的爱情,有一种把孤独拉得很长,把日子盼得很瘦的相思,蓬勃而茂盛地生长。这是军人和他们的妻子或恋人们共同培养的感情收成,供他们以书信的方式分期分批地品享那一份痛苦的甜蜜。
于是他们总是热衷于这种咀嚼文字的生活:于是就有坚强如钢的七尺男儿泪湿信纸的柔肠;于是就有恨邮途长,盼邮期短的军嫂们,在望眼欲穿地等候远方那个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真实而飘缈的男人。
他们不知疲倦地耕耘那片片信笺的薄土地,把情把爱把心语把欢乐与忧伤都播种进去,让文字饱满地携带它们,用一张邮票运载它们启程远行。因而,军人常常躲在一个小小的信封里与爱人幽会;军人的家总是建立在这条飘移的邮路上,把人生最宝贵的时光,扎扎实实地打上一个个圆月般美满的邮戳。
往往,军人的低收入与“穷”字离得最近,穷得尽管邮资涨价,也不过8毛邮票便可搬迁一个家庭!
但是,军人何尝不富?富得有那么多高喊“理解万岁”的人向他们奉献鲜花和掌声,这是一个集体或个人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创下的一笔辉煌的“无形资产”,是军人作为全社会一种“荣誉品牌”所享有的价值;他们富有,还因为一位唐代大诗人千古流传的“明码标价”:“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然而,“万金”的拥有者对于家庭还有一个“赤字”,因为欠妻儿的太多太多,因为难以偿还的一笔笔感情债,因为无数的失去、付出和牺牲……
丈夫走得再远也走不出一张信笺。妻子心里总也忘不了一个熟悉的地址,那是开启丈夫心扉的钥匙。他们把信看成是爱情的“活期存折”,他们双双苦恼经营这份财富,等待从邮局连本带利随时支取甜蜜幸福,甚至失望,甚至眼泪和痛苦。也许军嫂们等来的不是喜讯,不是平安,是一个带血挂彩的消息,甚至是丈夫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去了一个无法联络的地址叫地狱叫天堂叫九泉。也许丈夫盼来的也不是温柔、温情,是怨气、怨恨,甚至是所爱的人不堪清苦与寂寞的移情别恋……
军人的爱情容易有流失有损耗有自然灾害;军人的爱情是最不完整是最受煎熬的爱情。正因为这种残缺,军人的爱情才是最高尚最无私最圣洁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