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行业“真正杀手”?


  文/于清教 来源:《家电市场》杂志2005年9月

  作者按:两年前,我在家电业任职的时候,写了这篇感悟,没想到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以至于到今天,仍有很多企业管理者拿出来再阅,这让清教非常受宠,而且惭愧。TCL李东生更是在去年下半年把“鹰的重生”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

  今天,虽然我暂时不在家电圈操盘,但并不代表我不对这个行业不能反思,读者也能看到很多关于我对家电行业的文章分析。可惜的是,我们很多企业往往只思考一些表面的东西,也有不少人因此PK我的观点,但我支持所有意见相左的人或观点,因为是你们让我更加深入思考,战战兢兢着,如履薄冰着,诚恐诚慌着。但我所希望的是,做企业一定不要停留在浅层次上喊口号,而是要真正求索冰山下水中的那些本质。

  现在,我把文章重新传上来,一是给那些不负责任的媒体继续抄袭、篡改、复制以机会,二是撕开中国家电业的面纱,不要做表面文章,是自醒的时候了。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春花教授,2005年7月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发出了“寻找鹰一样的中国家电企业”的“呐喊”。她说,鹰在40岁的时候,会花半年的时间用嘴把羽毛一一啄掉,随后,老化的喙也会褪掉,然后再活30年。这样,在它的生命中就多了一个质变的开始和结束,使之生命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同样,这些能够超越自己,把自己归零的企业谓之为“鹰企”,陈教授说现在她找到了两家:IBM和三星。

  都说企业要有“狼性”,“狼性”也成为时下许多企业学习的榜样,做事要讲战略战术,要协同作战,对市场要高度敏锐,但现在看来光有“狼性”还是不够的,接着我们来看“鹰企”——她们的共同特点是重视产品,努力打造精品,精品的品质是恒定的,给顾客以稳定可靠的感觉;“鹰企”讲究技术之道,讲究技术的千锤百炼与不断攀越;“鹰企”更擅长战略目标准确定位,认准了就全力以赴。有了对上述两种“飞禽走兽式”企业的简评,我觉得还是走“鹰企”这条路会更好一点,它飞得高看得远。反观某些中国企业倡导和学习的“狼性”与“鹰性”,其中有不少企业最终还是以浮躁、浮夸败下阵来,这种过程和结果看起来都很无奈。迈克尔·波特在考察亚洲企业后说:亚洲很多企业不关心产品,而只关注钱从哪里来。但索尼为什么持续领先?三星为什么能快速制胜?其实,国内企业最缺乏的就是这种对产品的专注。回归产品本身,才能真正成功。也正是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欲望和目标最终把自己迷失了。

  英国小说家汤姆林森告诫说,将军们往往在准备打过去的战争。许多商业领袖习惯于应对过去的局面,而逐渐丧失了商业成功的三个核心理念:聚焦、防御和着眼于未来。中国家电业充斥媒体、业界很久的价格战、概念战及各种各样的“秀”已经让国民集体疲惫了;某些家电企业甚至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底线,破坏了消费者的信心,战略上的趋同耗尽了大量的资源;核心竞争力缺失,要么被国际家电巨头牵制,要么沦为商家的加工厂,在利润中迷失了自我,这是我们所真正痛心的。可以说,面对如此整个行业的危机,中国家电业似乎还缺乏很好的解决方案,还缺少如何去执行的方法,这才是真正的危机。因为没有准备的企业在危机中消失,只有优秀的企业才能成功安度危机,只有伟大的企业才能在危机中发现机遇。

  中国家电企业要成为行业的“真正杀手”,除了扩大生产,规模制胜,除了寂寞专注做好产品,除了让利于渠道和消费者,除了成为国际巨头的供应商,还要让你的品牌家喻户晓,还要学会本地特色,严格控制你的成本,在价值链中做到合作、共赢。“赢”是什么?把“赢”字拆开你会看到五个字:亡、口、月、贝、凡。没有好的品牌口碑,缺乏每天每月每年做事的专注与执行,缺乏把平凡的事做实、做深、做好的精神,没有合理的资本积累和技术沉淀,那么“赢”就只剩下“亡”,因此怎么赢、靠什么赢、如何长久地赢,是摆在中国企业每个决策者面前的头等大事。譬如,我们倡导家电的服务,有些家电企业也花很大的精力试图去做服务,承诺包修包换十年八年,但实际上,是否也在预知自己的产品会有问题呢?——我们不把精力放在产品上,单纯去承诺那些茫无边际的东西,后果将是很严重的——服务可能会吓跑顾客,因为他们要的是产品的体验。赢不了顾客,何来企业的利润与发展?!

  如果我们拒绝改变自己的话,我们最终将无法改变现实。这是个互相淘汰的市场竞争时代,制造商在淘汰经销商,供应商在淘汰制造商,经销商在淘汰制造商,顾客在淘汰商家和产品品牌,在这样残酷的淘汰赛中,如果某些家电企业还在自欺欺人,不着眼于生存与未来,不专注于增长与价值,后果只有一个:在无尽的追逐中迷失自我,重蹈覆辙,彻底溃败。

  IBM代表美国,虽然经营转型剥离了PC业务,放弃了一些市场和顾客,但我相信IBM这个蓝色巨人会因此走得更好。因为对沃森来说,IBM远不只是一个企业,远不只是获得财富的手段,IBM就是他生命价值的体现,是他对这个世界生存哲学的体现。那么中国的家电业谁能说代表中国?谁能代表中国家电的未来和方向?现在有吗?未来呢?

  人们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做成什么事,但人们又很想在很短时间内做成什么事,同时人们又低估了自己在较长时间内做成事的能力。而我所真正希望的是,谁能在中国顾客面前、在世界市场面前如IBM一样勇敢自豪的说一句:我代表中国家电!

  虽然漫长,但毕竟,很长很长的路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中国家电重新审视“做正确的事,用正确的方法来做”,已经迫在眉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