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即“市场与政策”


“冰与火”即“市场与政策”
——从20070227“冰火两重天”看中国股市

 

一面是高高的快速增长,一面是迅速的打压,中国股票市场其实正处于政策与市场的博弈阶段。

从最早中国股票市场让党员干部带头购买股票开始,中国股票市场就是一个娘胎里带着政策味道出生的金融市场。从国有企业在中国股票市场层面上的地位和作用观察,中国股票市场就是一个天生的政策市。
中国股票市场是做什么的,是让国有企业公众化的过程,而在这个公众化过程的背后,则是中国国有企业走上公司治理的过程。
由此,中国股票市场一开始就是一个政策市,而从市场方面来看,中国股票市场一直是在政策与市场中徘徊。
由此看来,2007年2月27日的268个点和700多个点的暴跌,是市场对政策的一种“报复”。

对于中国股民来说,重要的是认识到自己在其中所处的位置,是跟着政策走还是跟着市场走。

众所周知,中国早已经开始了市场经济的尝试,但是,市场经济并没有完全地深入到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从很多行业还处于国家垄断地位就可以看出这个特征。

那么,中国股票市场其实一直在进行市场化的转换,但是,由于政府对股票市场的天生感情,导致一旦市场发生波动,政府就急切地出来救市。
2007年,政策层面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因为今年有太多的基金和保险这些资金入市,而这些决策的背后,是浓厚的以股票市场为儿子的政府心态。

如果说中国政府把中国股票市场当儿子的话,美国政府或许是把美国股票市场当职业经理人来看的。
在中国政府的心目中,儿子是永远长不大的,是典型的中国人父母的思维。要知道,中国有所谓“父母官”说法的传统。
美国政府则很简单,股票市场是为政府打工和服务的,就是一个工具,说透了可能也就是一职业经理人,帮助政府打理一个金融市场。只要能够维护国家金融的相对平稳就可以了。

应该说,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地向市场化靠拢,但是老子心态和位置使得中国股票市场一直没有办法市场化,这背后,最重要的信息是中国多数国有企业的转型要靠股票这个资本市场来完成,要知道,多数这些企业的老总在上市之前根本对股票市场缺乏足够的了解,他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一些摸着石头进行企业管理的企业,一些摸着石头进行资本市场尝试的企业,你能够要求他们更多吗?

不能!

政府作为主管部门不能够,机构投资者不能够,个人投资者更不能够。

那么,作为个人投资者怎么办?

理解这个政策市,战略上向政府心态靠拢,战术上用市场手段作战。短线,是个人投资者的唯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