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里的狗太多


  我想不管到了什么时代,文学都处于一个被压抑的状态下。如此说来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环境是绝对不允许言论绝对自由的,因为绝对的自由等同于没有自由;二是,任何人的表达由语言形成文字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同样以表达为主的文学作品来说,是痛苦而且漫长的。就像一颗被压在巨大的石头下面的小草,来自上方的压力再大,小草也会生长,而且,我们从来也没有听说过石头压死了小草那样,文学的表达应该如果小草的向上,让人感到敬佩。但现在的情况却与之截然不同,有很多的人都在拼命地向上冒着,说不清他们要干什么时,忽然听到耳边传来狗吠声。于是,作家路生就忍不住骂了——中国作家里的狗太多!

  韩寒骂完了文坛骂诗人,王朔一复出就骂起来……于是,引起文坛骂声一片,忽然地就想起小时候见到过的狗咬仗,也是忽然地就想起了一句俗语:狗咬狗,一嘴毛!那些得胜的狗们嘴里咬着失败的狗的毛,沾沾自喜地向人们炫耀:我是一个胜利的狗啊!

  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但是,这些像狗一样咬着仗的作家们似乎忘了——他们和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不是咬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写出来的。我想,如果胜利的狗站在公众面前说我是胜利的狗时还没忘了自己是个作家的话,那么就应该想到人家会问他——你拿什么胜了啊?你又有什么新的作品吗?但目前是胜利的狗仿佛只咬着一嘴毛,身后并无它物,所以这狗也就只能是狗了!

  看着咬着毛的狗现在向人们炫耀:你看看这是谁谁的毛啊,多好的毛啊,是我打败它的依据!我想到了毛的珍贵性,比如它可以用来做衣服等,我还想到毛如果长在人的身上还可以疏导汗液,甚至还可以有利于加强性生活的快感——我听说阴毛非常发达的人一定是一个性功能非常强的人,我还听说阴毛在真正做爱时可以辅助做爱,让做爱的人更加疯狂!但是,现在狗嘴里的毛呢?从何而来?我真的说不清。

  由毛忽然想到有说的一句话——任何人社会身上的一个细胞。而毛也应该是由细胞长出来吧,或者说毛是细胞的分泌物?但是狗嘴里的毛却失去了它本身的作用与意义,疏导汗液、辅助做爱、保暖功效等等。所以,想到不要它、剔除它也罢——还听说,有一类人身上没毛,人们称其青龙与白虎,他们的性生活不赖,也可以生孩子的。所以觉得在有衣可穿的人的面前,狗嘴里咬着的被当成战利品宣扬的毛实在是意义不大,因为我们不缺毛,更何况我们自己身上还长着毛,我们需要它难道是想让别人的阴毛来当我们胡子?

  所以,狗一样咬着架的作家们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在这个有羊毛可以穿的年代里,我们不需要狗毛;在这个头发也可以再生的年代里,我们不需要狗嘴里的毛啊!因而,狗的咬仗我们来说也是毫无意义的。但是,有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必须弄清楚——狗为什么会咬呢?那是因为我们太关注它们了,它们都想让我们记住它们给它一点狗食,在我们面前做一条勇敢的狗,于是,它们就疯狂地咬起来了——时代的经验告诉狗们这样一条普遍真理——名狗能揩到油水啊。

  在狗的吠声里,余秋雨甩了散文作家的帽子与文坛无关了,但还有很多的狗们仍然在咬。忽然地又想起了铁凝这个被一些网民们称为居委会大妈的女人,非大师的她一做中国作协主就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么就养不起一些作家。大妈心肠太好,狗们为了争食,在食不知何处时就疯狂地咬开了。为何?中国作家已经基本上没什么人了,是人的就不会像狗一样地咬。也是忽然地想到前不久在全国开展的收狗行动,就想说:把大狗烈狗全送进局子里登记,再处决一批有狗犬病的。

  应该睡觉了,别在今夜让狗声惊醒。夜幕降临时,打狗队何处?养不起太多人的祖国啊,你怎么养了这么多不是看门狗的狗?没有人说阴毛是战利品,也没有人会把嘴里咬着毛的狗当成英雄来学习。

  让石头压得更猛烈些吧,我的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