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怎样准备工业化的?


  江户时代,264年的时间里,是日本的工业化准备时期。德川家康是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当时的江户(东京的旧称)是一个小渔村,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政治都市。日本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从江户时代开始的,这个时代的社会内部结构的变化,准备了日本工业化。

  第一是政治上的统一和稳定。当时日本的统治阶级是武士,被统治阶级是农工商,它们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农民承担着统治阶级的税收。在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幕府中央掌握着对藩地方的生杀权和剥夺权。反抗幕府中央的行为是不充许的,一旦被发现,即会被处以剖腹自杀、满门抄斩在内的严历惩罚。经济上则实行分析制,以地方政府不得触犯幕府中央为条件,将行政、税收、教育、产业振兴、颁布地方法规制度以及发行纸币等权力下放给地方藩政府。

  第二是农业的发展。江户时代的社会是农耕社会。人口的90%是农民,虽然后来这个比重逐渐下降,但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一直是小农家族式的。农民没有移居权,他们作为农业生产劳动力及课税的基本对象,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江户初期,农民主要是自给自足,中期以后农业生产有了剩余,农民开始把大米或者其他农作物拿到市场进行交易的,最终形成了全国统一性的农产品市场,以销售为目的农业逐渐发展起来。

  第三以大米为基础的经济体制。江户时代的财政是分权制,财政体制的基础是年贡米,米不仅可以用来转帐,实际上还被运往全国各地。这种以大米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促成了全国统一的运输流通系统,虽然提供稻米运输的主要是民间的商人和流通业者,但幕府和藩也对他们进行了管理和支持,海上、河流、湖泊的水运方式发达起来。随着时间的转移,经济活动的重点逐渐从自给式的农业转到经济作物,随后又转到手工业。其结果是农业和商人逐渐提高了收入、积累了财富,而幕府和藩却经常红糖遭遇财政危机。

  第四运输业与商业发达。幕府指定并修整了五大通道(东海道、中山道、日光街道、甲州街道、奥州街道,还开辟了西回航线、东回航线等主要海路。而为些陆路、海路提供食宿和运输服务的都是民间商人。经济作物、手工业产品的增产,刺激了全国的商业活动,富商和放高利贷云集的大坂成为日本的经济中心,还形成了大米期货市场,这是世界上最电的期货市场。

  第五是手工业发展。随着农业商业的发展,食品工业、手工业等传统制造业也在全国发达起来,各地都推出了自己的土特产,这些产品开始在全国流通。如德岛州的靛青、高松藩的砂糖、萨摩藩的秘密贸易与军事技术。

  第六是教育的普及。江户时代教育的广泛普及是日本后来得以快速实现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时的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从幕府的学问所,主要研究传授儒学、荷兰语和医学、航海、军事技术;藩学样,主要是培育年青的武士,课程基本上和幕府的学校一样。还有就是民间的学塾,幕府后期,学塾常聚集许多渴望掩耳盗铃国家、颇具头脑且豪情的年轻人,他们密切关注着国际形势和当时的日本的危险处境。再者就是寺子屋,即教授一定地区城的儿童读写算的私塾,最终是一种主要由当地慈善家开办的慈善事业,后来逐渐成为每月收取不费的职业性经营场所。这类私塾从大大提高了日本国民的识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