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是股市的第二张脸


2006年股市的红火似乎将2007年推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上,有人在为股市疯狂,感叹没有及早入市,有人在为股市的疯狂冷静,在繁华的景象背后聆听着来自各方大师的箴言。更有人透过股市的水涨船高看到了其背后的猫腻,而我们在这里要说的是,营销与股市的狼狈为奸。

正如一个朋友在其文章中分析的那般,无论是和汽车产业,还是房地产,或者是通信、金融等等行业,股市的上升或降落都与其营销有着密切的关联。

好营销成就上市路

越多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求生存不过是一时之计,更多的企业家把目光,把企业的未来交托在了能够帮助企业快速攀升台阶的股市。也正因为此,原本很多对于营销并不重视的企业开始学会有效利用营销作为登天武器。譬如医药企业的新药,除了新技术,更重要的是新推广。譬如金融产业,无论财产如何雄厚,仍需要通过市场和品牌的营销带动在股市的青睐度。再譬如通信,接二连三的体育营销,新概念推广,明星代言都是企业增值增色的股市武器。

营销与股市互牵制

股市与营销好比是人的两条腿,齐行并行,齐停并停。企业的营销做的好,自然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品牌知名度都足够理想,而消费者和股民们自然也买账,反之,如果企业的营销有污点,产品出问题,品牌美誉度差,想要股民一以贯之的信任也是不太可能的。所以,现在越多越多的企业,尤其上市公司的企业尤为重视企业的营销,与普通企业相比,他们在营销中更注重对股市的影响。毕竟,市场的单纯销售与股市所得比起来的确是相差甚远。

遏制股市的三大营销因素

因素一:国家营销手腕——政策

对于国家来说,政策就是国家的营销工具,政策的推出及时及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单就直销来讲,国家政策时间早晚和力度深入程度与否,就是企业入市的敲门砖。国家支持和鼓励创新产业,于是,创业产品的企业变成了股市的宝贝,怎能不相互?

因素二:企业营销武器——专利技术

对于日新月异的市场来说,行业进步的标准无非技术的创新,其带来的不仅是行业的进步,更是消费者生活品质的改变,国家从力度上支持技术和创新,社会需要创新,消费者更感谢创新,无论是医药还是通信或者任何硬性的产业,专利的研发,技术的改进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股市之路。中兴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素三:社会营销武器——公关事件

企业看似无心的一桩公关事件,有可能就成为股市一拜涂地,譬如去年的华源,猝不及防的事情对于普通企业来讲也许不过是损失些财产,损失些短期的名誉和消费者,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却是致命的危机,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成为扼杀企业命脉的夺魂刀。而对于速度快,话语权公开,媒体力量占上风的如今来说,公关事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无疑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也许曾经,或现在还有很多人,很多企业仍旧单纯的将股市与企业营销割裂开来看待,但随着越来越多的SK-II事件,越来越多的华源事件,越来越多的中兴,越来越多的中国联通的出现,企业家们应该会越来越重视营销在股市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行业将会随着营销的提升而快速迈进上市之路。所谓狼狈为奸,有失为过,但绝非骇人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