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中小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是灵魂性人物,他们的意识决定了企业的方向和成败。30年来,这些中小企业往往不能形成自己的发展路径,其原因正在于此。当今,靠个人的小聪明,企图让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的可能性不断趋近于零,所谓“先立大者,小者不可夺也”。战略思想不能确立,只能是左右摇摆,摇摆者自然不能稳健,时间不长所有的辛苦付之东流,此为常态。
在全球化条件下,行业的细分更为明显,个性化突出。简单的技艺不能满足复杂的市场过程,成体系的中小企业发展路径没有形成。在行业中跟风者,多半成为行业巨无霸的“打工仔”。自立门户者,显然其知识结构与市场变化相去甚远......当前,整个市场都处在调整之中,中小企业的灵魂性人物可以抓紧时间,潜心思考和学习,建立起自己的未来发展战略,以迎接新一轮的全球市场大调整。在中国,更是调整变动的重要时期,但是如果不完成自我的战略调整,其结果只能是别人帮你调整。要么被调整,要么死亡,要么彻底独立!
再次提醒,西方管理学未必可靠,但可以借鉴!更多的研究一下中国本身的问题,恐怕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