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四国之期货市场(巴西篇)


巴西拥有85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和1.8亿的人口,是拉美第一大国。此外,巴西还是南美最大、全球前列的经济大国,其经济发展对拉美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这些都决定了作为南美洲最大期货市场的巴西市场在全球的重要地位。
      一、巴西期货市场简介
      目前,巴西的期货交易主要集中在两个交易所:巴西期货交易所(BM&F)和巴西圣保罗证券交易所(BOVESPA)。
      巴西期货交易所成立于1985年7月,次年1月31日正式开始交易,是全球十大期货交易所之一,也是南美洲最大的期货交易所。作为一家会员制的非营利性期货交易所,巴西期货交易所的设立被认为是巴西衍生品市场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1991年5月9日,巴西期货交易所和圣保罗商品证券交易所(BMSP)达成合并协议,成立了新的巴西期货交易所,新成立的交易所仍然沿用BM&F的缩写。圣保罗商品证券交易所(BMSP)于1917年10月26日成立,是巴西最早引进期货交易机制的交易所,在咖啡、肉牛和棉花等农畜牧业期货产品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品牌。2002年8月29日,巴西期货交易所设立了巴西商品交易所分部,并于同年10月22日开始营业。巴西商品交易所联合了哥伊亚丝(Goiás)、南马渡哥罗琐(Mato Grosso do Sul)、米那丝(Minas Gerais)、巴拉那(Paraná)、南大河( Rio Grande do Sul )等州以及屋贝兰甲(Uberlandia)商品交易所,提供区域性的商品期货结算、清算服务,以期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农畜牧商品期货市场。2004年11月30日,巴西期货交易所组建的清算及托管业务银行正式开始营业。2005年9月15日,巴西期货交易所还与巴西有关方面共同组建了BM&F策划银行,以服务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市场的需要。
      在品种方面,巴西期货交易所上市的合约既有商品类合约又有金融类合约,利率、外汇、股指、互换、黄金和农畜产品等衍生品种都在巴西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从交易量来看,金融类合约占主要地位,其中交易量最大的品种是利率类、外汇类期货品种。巴西国内利率类合约、外汇挂钩债券合约和汇率合约的交易量之和占总交易量的90%以上。虽然巴西期货交易所的商品期货品种在交易量上与金融品种无法相比,但由于农畜牧业在巴西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值、从业人员数量和出口量占全国比重都在1/3以上,因此以咖啡、肉牛和大豆为主的商品期货品种仍然不容忽视。此外,巴西在全球农畜牧产品出口方面具有的重要影响也促进了巴西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国际化。在结算业务方面,巴西期货交易所的结算由其下属结算所完成。
圣保罗证券交易所(BOVESPA)成立于1890年8月23日,是巴西唯一的股票交易中心,也是拉丁美洲最大的股票交易所,其交易量占拉美市场总量的70%左右。20世纪70年代后期,圣保罗证券交易所在巴西率先引入期权交易。目前,圣保罗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衍生品有远期、股指期权、股票期权和股票期货,其结算由巴西结算和托管公司(CBLC)完成。
      二、巴西期货市场的国际化
      1.金融开放的大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巴西等拉美国家陷入债务危机,放弃了高保护政策,对整个经济结构进行系统改造,并实行开放性、市场化的经济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经济恢复增长以及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迅速发展,拉美国家不断加大开放力度,以使本国经济尽快与世界融合,其中一项措施就是金融自由化,巴西等国家持续地加大了金融领域的开放力度。
       2.境外投资者可以参与巴西期货市场交易
      1999年12月,巴西期货交易所开始准备农牧业产品的国际化交易,推出了以美元计价的白糖、棉花、阿拉比卡咖啡和大豆等合约。2000年1月26日,巴西中央银行颁布了巴西国家货币委员会第2687号决议,批准巴西境外的自然人或法人以及总部在境外的外国基金和投资机构在巴西期货市场交易。该决议的颁布标志着巴西期货交易所可以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并可以用外币进行结算。2000年3月31日生效的2689号决议进一步规定,境外自然人或法人投资者可以与境内投资者在同等的范围内进行投资,同时规定境外投资者必须指定一名代表为其办理信息申报事项,而且投资者持有的金融资产必须托管或存放在巴西证券交易委员会或巴西中央银行认可的机构。
      2002年7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对巴西期货交易所的规章制度、运行机制进行认证后,批准该所及其会员在美国境内进行有关的宣传、销售活动,从此美国境内投资者可以方便地投资于巴西期货交易所的有关品种。这一认证许可的实施,极大地扩大了巴西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
3.巴西期货市场的外资服务商
符合条件的外资期货服务商可以在巴西开展业务,申请成为交易所的会员。目前,巴西期货交易所和圣保罗证券交易所都有几十家外资会员,其中包括荷兰银行、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荷兰国际集团、摩根斯坦利和美林集团等国际金融巨头或其设在巴西的下属机构。这些外资会员大多可以提供经纪服务,很多外资会员还可以提供结算服务。
      4.境外交易所上市在巴西交割的合约
      2005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农产品期货市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推出了南美洲大豆期货合约,这也是芝加哥期货交易所首个在境外交割的农产品合约,该合约交割地点在巴西的两个重要港口。这进一步加强了巴西期货市场与美国期货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联系和互动,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交易渠道和方式选择,反映了南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重要地位,也成为巴西期货市场加快国际化的外部压力之一。
      5.巴西期货市场积极国际化的措施
      (1)税收优惠
      按照监管机构的有关规定,境外投资者在巴西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易所获得的利润在一定条件下免予征税。只要母国对期货交易利润征税超过20%,投资者即可免于在巴西缴纳相应税收;即使母国对期货交易利润征税低于20%,投资者累计缴纳给母国和巴西税收机关的税也不会超过20%。此外,境外投资者通过衍生品交易持有证券获得的红利也被免于征税。这些税收优惠措施有利于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促进了巴西期货市场的国际化。
      (2)结算便利
       为了方便境外投资者,巴西期货交易所在纽约花旗银行开设了专门用来为境外投资者服务的结算账户,交易所可以将有关交易的结算款项直接打入境外投资者在纽约任何一家银行开设的账户。而且,巴西期货交易所的结算业务不仅接收美元,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接收美国政府债券,如T-Bonds、T-Bills等,以方便、吸引境外投资者。
       (3)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巴西期货市场欢迎并积极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为拓展国际市场,巴西期货交易所先后在美国纽约和中国上海以不同方式设立了代表处,对其产品进行宣传和推介。在网站建设方面,巴西期货交易所的网站就有英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和中文4个版本,是世界上少数几家拥有中文版本网站的交易所之一。在拓展中国市场方面,2004年巴西期货交易所与上海期货交易所签署了合作协议,2005年又先后与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签署了合作协议,为进一步的深层次合作打好了基础。
      (4)监管者的国际合作
      巴西期货市场的监管机构——巴西证券交易委员会(CVM),是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美洲证券监管者理事会(COSRA)、拉美证券监管者协会(IIMV)的成员,并主动参加联合国(UN)、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等国际组织的活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此外,巴西证券交易委员会还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多边合作协议,在期货市场监管方面加以合作。
      6.境外投资者参与巴西期货交易的限制
      境外投资者如欲投资于巴西市场,其资金必须在巴西中央银行进行登记,受到严格的监管。境外投资者参与固定收益类金融衍生品交易时,其税收负担较重。此外,境外投资者作为买方参与期货交易时,若最终需要实物交割,投资者则必须在巴西指定合法的代理人为其办理装运出口商品等事项,并妥善处理巴西外贸局1999年第8号文件规定的有关事项。那些必须进行实物交割的境外投资者买方和巴西卖方经过期货交易导致的出口业务必须经过外贸局的审批,获得有关销售和出口登记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