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集体弱智或基民普遍都傻


基金公司集体弱智或基民普遍都傻
                                      李华新

  当下,有这样的一个现实例子,那就是九成基金未与指数同步痊愈。数据显示,在2007年2月27日,两市股指暴跌当天,基金净值曾遭受重创。192只偏股型基金净值当日平均跌幅高达7.76%。其中,净值日跌幅超过6%的基金就高达176只。此后,经过近一个月的恢复性调整,上证指数已经于昨日完全吃掉了"2·27"留下的那根大阴线,但偏股型基金的净值却大部分未能痊愈。

    在这样的一个严重的现实面前,那些急于从基金中搏回自己的被套牢和只赚点数,没有实际的硬通货入账的人们来说。基金之痛可以说是又一次让人们感到资本市场的风险依旧。

   对于去年的基金公布的2006年末净值报告,截至该年末,基金业的资产净值从年初的4648亿元上升到8546亿元,直逼1万亿元的资产规模大关,年增长率达到84%,为近年来最高。 同时,基金持有人的资产权益也得到了极大的增长。初步估算,全年基金持有人的净值增长总额超过3000亿元。

    可是人们还能期望在今年的基金市场中,人们可以在这些偏股型的基金中得到A股市场的青睐吗?这似乎是比较难的,而假如不给基金市场以必要的政策支持,那么基金市场或是基金公司,也有崩盘的可能呢?
 
   那么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否说明基金公司普遍弱者?还是另有它因呢?或是说,偏股型基金的存在有些难言之隐,有些问题不能向广大基民讲清楚的问题存在呢?

   在政策面的问题,作为一个基民无法左右,但是至少也是可以理智一些的,那就是好你在选择一家什么样的基金公司还是可以考虑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以震荡调整为主的市场当中,很多去年表现优异的基金似乎显得有点吃力,而一些去年并不起眼的小盘成长性基金却异军突起,表现非常抢眼。
   投资基金也有风险的,这样的风险下,选择一家什么样的基金公司很重要;投资基金需要看基金的发行量是多少,不仅要看基金公司的业绩,也要看它的发行数额;不见要看基金的关注的是那个类型的股票,也要看这些基金公司是否有调整能力。
   也许这些都不是,但是有一点是必须要心中有数的,那就是投资基金也有风险。

   不过相信基金公司不会很弱智的,而基民也不会普遍很傻。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