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作业成本制度分析


作业成本制度(Activity 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目前西方最先进、采用面扩展速度最快的成本管理制度。90年代初,管理思想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敏锐指出,由于金融企业产品面和客户面在成本结构方面的高度共享性,传统的成本制度对类似金融企业这样的服务性企业根本不适用,更好的选择是作业成本制度(activity based costing, ABC)。目前,作业成本制度在西方获得了广泛而成熟的应用,花旗集团、汇丰控股、新加坡发展银行等金融企业已经使用了作业成本制度。全面对外开放后的国内金融企业经营管理上若继续沿用传统的成本系统,无异于自绝生路。

作业是指企业为达成其营运目标,在组织内特定部门中所进行的重复性活动,基于作业而实施的成本计算,即称之为作业成本制度。作业成本制度下的成本观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基于此成本观,作业成本系统首先要确认每一部门所从事的工作,计算每种作业所发生的成本,然后,以产品对这些作业的需要为基础,循着业务流程轨迹,将成本追溯至产品。

作业成本制度不仅消除了传统成本系统扭曲成本信息的缺陷,而且信息本身能够使管理层改变作业和业务流程。这表现在四个方面:

1)在作业成本制度下,产品的成本项目按作业类别设置,只强调费用支出的合理性,不再论其是否与产品直接有关,期间费用汇集的不再是与客户服务无直接关系的支出,而是所有无效的、不合理的支出,即所有无效耗费资源价值和非增值作业耗费的资源价值,作业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清除这些耗费。

2)在把资源分配给作业中心的过程中,由于资源是一项一项地分配给作业的,于是就产生了作业成本要素,将每个作业成本要素相加总就形成了作业成本池,通过对成本要素和成本池的分析,可以揭示哪些资源需要减少,哪些资源需要重新配置,最终确定如何改进和降低作业成本。

3)在对作业的评价上,作业成本制度除保留了传统上有用的财务指标外,还引进了许多非财务指标,如时间、次数等,从而更加注重评价的平衡性,避免了“就事论事”的成本管理,保证了服务质量。

4)通过对作业动因的实际分析,可以揭示哪些作业是多余的,应该减少,整体成本应该如何改善。作业动因可划分为两类:积极性作业动因与消极性作业动因。前者是能够产生利润的作业动因,如存单处理、借款申请受理等,后者则是引起不必要的工作和利润减少的作业动因,如文本、单据的重复传递等。作业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消除消极性的作业动因。

可见,传统的金融企业成本制度,在分配成本上过于简化,没有考虑客户、产品及作业与成本动因之间的联系,导致客户成本、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很多时候无法准确地判断某一客户或产品是否能够获利。在这样的情况下,金融企业的经营决策将出现失误,可能作出不合理的决策,如停止提供实际上可以获利的产品或服务,继续给实际亏损的客户提供服务等,从而给金融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比喻:传统成本系统下的成本信息就象是暗藏着许多危险礁石的大海,表面上看风平浪静,既未显示有任何非盈利产品或非盈利顾客,也未曾揭示金融企业经营有什么浪费,从本质上看,却处处隐藏着暗礁,隐藏着浪费,隐藏着不盈利的产品和顾客。著名的会计学家罗伯特×科普兰指出,传统成本制度下的80/20法则(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产品或客户)在作业成本制度下会令人惊奇地变成225/20法则(20%的产品或客户竟然产生了225%的利润)。这表明,许多产品或客户实际上正在侵蚀着金融企业的利润,而这一点在传统成本制度下是无法觉察到的。有效的产品或客户盈利能力必须借助成本动因的确认,由于作业成本制度对各项作业所花的成本进行了详细及明确地分析,因此,唯有作业成本制度才能产生比较准确的产品别或客户别获利能力信息。根据获利能力分析,金融企业可以从毫无机会增加价值的领域退出,集中于高获利和高增长潜力的领域,从而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利基市场。

综上,作业成本制度对金融企业而言,主要起到了三个具基础性质的巨大作用:

1作业成本制度通过对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的区分,为流程再造打下了基础。作业成本核算通过归集作业消耗的资源,能明确区分哪些作业能够创造价值,哪些作业不创造价值甚至浪费资源,使金融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都能对流程优化的目标有更清晰的认识,并采取有针对性、自觉的行动,对金融企业的业务运作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与组合。
  2作业成本制度通过对业务和客户进行盈利性分析,为价值创造和价值提升打下了基础。金融企业在经营中可以产品和客户为对象进行作业成本核算,对业务运作中消耗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确定哪些业务、哪些客户能为金融企业带来盈利,以及盈利能力的大小,从而为金融企业确定核心业务和核心客户提供明确的依据。
  3作业成本制度为金融企业决策提供信息基础。金融企业在金融产品定价、新产品研发、外包决策以及业绩评价等方面,可以依据作业成本核算提供的信息,在成本效益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决策。作业成本核算有助于金融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复杂产品的成本和获利能力,从而改进资源管理和产品定价决策。在金融企业的研发活动方面,作业成本制度可以使研发成本及产品由研发到投放市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本支出,合理分摊到具体产品和服务中,有利于认识金融创新的成本和收益。同时,基于作业的分析使管理者关注所采取作业对产品价值形成的作用,形成对整个成本链的完全成本意识,在此基础上可以确定某类作业是应该内部提供还是外包,以及进行相关作业中心的业绩评价。

  版权所有,若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