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要理性清醒或不要满手都是一个类型
李华新
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总经理王鸿嫔认为,在看好中国市场长期走向的前提下,建议投资者不要过分关注买入基金的时机,而要根据自己的基金投资组合结构以及收益目标来确定。近期发行的新基金大部分都是股票型基金和配置型基金,如果投资者手中已有满仓的股票型基金,那么建议他再买基金时应该配一点平衡型、配置型的基金,因为这一类的基金股票投资下限通常定得比较低。如果预计股市调整幅度较大,这类基金可以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来降低波动幅度。如果投资者是刚刚开始买基金,手中还没有什么股票型基金,那么在当前牛市格局已定的情况下,则应该买一点股票型基金,以充分地分享牛市的成果。
"无论是哪一类理财产品,都不要满手都是。"她的建议是,投资者的理财篮子中,最好是存款、国债、股票各占1/3。在这个组合基础上,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风险承受能力,在比例上有所倾斜。
这里所说的是相对与不同种类的理财产品而言的,这个原则也适合与基金的购买。原在买嘉实策略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它会达到400多个亿,当时有人就说,发行的盘子这么大未必是好事,现在看这个话有一定的道理,那些动辄几百个亿的基金,现在的感觉的确是掉头难。至于这样的大盘基金是否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从一季度的情况看这个优势没有看到。
因此说,基金在选购的时候,不是说你把一个宝都押在一种基金上,因为基金作为一个具有风险性的投资自然风险大,投资的回报率就高,可是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买的那只基金一定会赚钱。因此,在选择不同的基金上也是需要有一番考虑的。也许,你能分散投资效果会更好一些,但是这也意味着你不能一下子抱死一个挣大钱的基金。可是因为分散也使得你使得风险得以化解。
也许,投资太理性了不行,可是要是说,那些挣钱的都是非理性的都是很凭借感觉赚钱的。如果你很理性而赚不到钱,也许是你的运气真得很差。
不过正像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样,不要让同样的基金满手,也应该是个经验之谈,也是一个基金持有者的最基本的理念,有了这样的一个最基本的操守,也是会减少风险和失手。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