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前.虽然说社会财富很少,但因为没有什么追求,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而这种要求是很容易满足的,所以当时人们很快乐,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更多的社会财富是被创造出来,当然人们的需求增多,切日益多元化.虽然收入相应增加了不少,但我们总感觉生活很紧,过得还没有以前那么快乐?当然我并不是反对改革开放,反对市场经济.但是这种现实的存在足以体现我们的改革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必须做出调整,否则会使人们的期望变得越来越小,从而阻挠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那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就以为什么辛勤劳动却只能获得一般收入为例,我是这样认为的.
市场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只要你诚实劳动,只要你比别人有知识,你就能获得比常人更多的收入.但反观我们的现实,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在现有的富人中有许多是诚实劳动,且是有知识,有学历的,但依然存在相当多的没有知识,不积极劳动的富人.对于前一类人群致富我们没有争议,为什么在这样一个社会存在着那么多没有知识,不积极劳动的致富者,这难道正常吗?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由此我不禁想起了一些专家的声音即在目前的环境下一般人是很难致富的,致富的只是少数,而恰恰这仅有的少数还很大一部分出自没有知识,不积极劳动的人群,这确实值得人思考.
其中我是这样想的.目前中国现行的体制是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总是要求每个人都诚实劳动,按章纳税,按规矩办事,可是当这种宣传渐得民心,并使得更多的人践行,一些人却通过寻租等旁门左道乘虚而入.本身他们是处于劣势,如果继续按规矩办事,将依然会处于劣势,因为别人也在按规矩办事,这样大家是平行前进的,自然难以摆脱劣势,还不如赌一把不按规矩办事,而市场经济就是利益经济,每个人除了有集体利益以外,还有个人利益,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以追求个人利益为主,所以可以承认由于鼓励了私利才使得社会财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得那么多,但它依然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说正是鼓励个人追逐私利,才使社会变得更混乱,很难按规矩办事,而在致富方面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就是不积极劳动的却比积极劳动获得的财富要多,要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