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的纸
《太极哲学》到今天也没有写完,但对太极图的崇拜是有增无减。更为重要的是,自己认为太极图中的秘密被窥探到了一二。
许多年以前,在中央电视台二台,看过一个科教片,讲的是“一面的纸”。我们通常见到的任何一张纸,都有两面,怎会有一面的纸呢?那纸做成了一个圆,在上面写了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
这个故事就可以这样不断重复地讲下去,这个纸圈也在不停地转动,竟然把纸的两面都转到了,而且是没有了翻纸的动作。
也就是说:只要把上面双引号内的故事内容写在一面的纸上,你只要转动这张纸,就可不间断地读下去,想读多少遍就读多少遍。这一面的纸的实用,我只见过一个地方,那就是针式打印机上的色带,我曾经在换色带时,我把用旧了的色带换下后,换上新的色带,可打印机不会工作了,只好把卖色带给我的人找来,只看他把打印机上装色带的盒子打开,把靠在一个小柱子边的色带拿起来,绞了一下,套在那个柱子上,嘿,打印机就可正常地运行起来了。
自己做个好多回一面的纸,并写上这个故事,边读边想这其中的妙处。这一面的纸是做成一个圈形的,只是在将平常的纸条两端对接时,要把纸条绞个180度再用胶水粘上即可。做成后,把“从前有座山……”故事写上两遍,只要是完整的,一遍能写满更好,你就可以转着圈去无尽地讲下去了。
这样的一个结构,让我想到了太极图的结构,不正好是在告诉我们,它把一个事物的两面绞一下,放在同一个面来让我们看到了。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能看到事物的一个面,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一定要翻一下,才能看到下一页的内容,或背面的景象。而太极图,不用翻,就让我们在同一面同时看到了正面和背面的景象。太极图中间的那个“S”就是一个翻动的记号。哈哈哈哈。这里就有三个结论:
一、 事物是一体两面的。以往我们常常说:事物是对立统一的,其实还应包括一体两面,互为支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二、 要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就一定要翻过来。而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只能联系地看,因为事物的两面是互为支撑的。是不可分的。
三、 事物的一面是另一面的支撑。有向阳的一面,就一定有向阴的一面,向阴的一面是向阳一面的支撑,向阳的一面是向阴一面的衬托。有阳就有阴,无阳就无阴。
可以说,太极图让我们更多地看到事物间的联系。看到事物之间更多的支撑和衬托。(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