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信访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不应该是百姓奢望


群众信访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不应该是百姓奢望
                                                 李华新
 
   第六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27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上温家宝说,信访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代表党和政府直接做群众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社会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信访工作者是人民的公仆,通过处理来信来访了解社会的情况、群众的呼声、意见和要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向党和政府提出政策建议。做好信访工作,就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最近,中央讨论通过了关于加强信访工作的意见,国务院修订了信访条例。信访工作就要按照中央的意见和国务院的法规办事。   ( 2007-03-29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信访工作历来是各级党委政府十分注意的一个大问题,信访工作是和百姓最为直接的一种民生语言,也是最能反映一地工作的试金石,民生问题为什么一定要提高信访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似乎是没有任何政府人脉关系的表现经常使用的办法,没有办法才信访,当地解决不了,或是解决的不满意才信访的。因此对信访的态度才是真正反映了民生观念的问题。

    温总理提了四个要求:热情、依法、负责和奉献。
    “热情”,就是要对来信、来访的群众满腔热情。要做到热情,首先要有感情,只有对人民群众有深厚的感情,爱得深、理解得深,才能有热情。不过一般而言,被接访的群众这是不敢奢望的,因为人以上访,就会使自己处于一种很无奈的境地,整天上访灰头土脸,那些官员很难对其热情起来。而是否能够,“依法”,其实这一条对于信访工作要依法办事。要引导群众合理的诉求通过法律的渠道来解决。各地和各部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按照法律和政策办事。因此对于群众而言能够依法办理这是最让群众感到欣慰的事情,即使是事情没有解决,那么不管是谁接访,那么依法来进行办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意见事情能够真正依法办理,应该是解决信访问题的应该最基本的原则。而做到“负责”,就是对人民群众负责,对党和政府负责。真正做到对于群众的来信、来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其实,作信访工作而能够做到为百姓切社会解决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就做不到真心为民办实事,做好信访工作。总理说得 很明白,那就是要有一种不辞辛苦、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和人民。

    假如信访工作真的如总理所要求的这样,把这四个方面的工作做好了,那么信访工作就一定会有一个很大的起色,就会因为你的工作有实效,是真心为群众解决具体的问题,那么信访的量自然就会少,但是假如你不能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那么群众就不会真正满意,群众就会不断来上访,而问题就会越集越多。就会成堆,信访者自然不会满意,而距件件有着落,就会越来越远。
   让信访的群众都满意,这似乎是不可能的,而能够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并不是一个多高的要求,单身汉要真正做到也不容易,而做好信访工作这似乎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守则,做不到在一点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信访接访者,自然会辜负百姓的一片等待解决的苦心。

让人民群众满意,让党和政府放心。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可以做到的要求,但是真正做好也是的确不易。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