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一个成熟健康的资本市场


两会聚焦

   近日,温家宝总理发表《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的文章,再次明确了政府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决心和方向,让中国股市有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定心丸”,不再担心管理层政策的盲目调控和“出其不意”对股市造成随意性的剧烈波动。因此,构建成熟、健康、稳定的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成为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国际化大市场等已经成为“大国崛起”之必然目标。

期待一个成熟健康的资本市场

■苏培科      来源:3月7日《中国经济时报》

    2006年中国股市一扫前五年的颓废,上证综指全年涨幅达130.43%,走出了一波让全球都为之震惊的行情。2007年春节前夕,股指突破了3000点,再创17年来的历史新高。

    春节后的2月27日,沪深股市又突然遭遇了10年来的单日最大跌幅,成交高达2003亿元,近千只个股跌停。其中,沪市暴跌268.81点,跌幅达到8.84%;深市大跌797.88点,跌幅达到9.29%。超过3000亿元的流通市值一天之内突然蒸发,这个让人心惊肉跳的日子被称为中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二”。

    继中国股市暴跌,世界各国股市也纷纷大幅下挫。有媒体因此评价:中国股市一打“喷嚏”,全世界的股市也随之“感冒”。对此,一些国家的领导人纷纷出来澄清和打气,呼吁股市健康稳定的发展。2月28日,中国有关政府部门也在媒体上对利空传闻进行了澄清,从而稳定了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

    3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了温家宝总理题为《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的文章,再次明确了政府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决心和方向,让市场更加趋于稳定。温总理的文章明确指出,今后时期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推动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强调“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这与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一脉相承。在此不难看出政府的决心和期望,温总理文章所指明的金融改革方向——平稳、健康的发展,或许就是今后中国资本市场努力的方向。

    于是,如何建立一个成熟健康的资本市场的命题便成为今年“两会”最热的话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赵鹏说:“不波动,就不叫股市。中国股市能够在波动中逐渐成熟,按照市场的规律,逐渐由新兴市场向成熟市场过渡。”全国人大代表李中说,“有的人不惜典当房屋进入股市,这是典型的盲目投资,是一种不健康的投资心态。”全国人大代表汤建人说,“股市的钱并不好赚,中小投资者‘捞一把’就走的心态不可取。”全国政协委员黄泽民说,“无论机构投资者,还是新入市的股民,应该按企业价值分析来投资,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投资风险。”全国人大代表任捷说,“健全的监管制度、经营稳健的上市公司、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以及理性投资的股民,这是打造健康股市必不可少的四个要素。”

    自2003年以来,股市一直是“两会”的焦点话题之一,不论是国家总理还是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们都参与其中,建言献策,从而推动了国内股市的各项制度改革。记得在2004年的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资本市场发展的问题,“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逐步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再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整整一段话来论述资本市场:“继续抓紧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建设,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发展的各项制度,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资本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2005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黄代放提交了《关于尽快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建议》的议案,建议让中小企业、新股先全流通,已上市的公司法人股可设定一个时间段,比如三年或五年,有序进行。政协委员李雅芳、张赛娥也提交了类似的股改提案。这些议案、提案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推动了股权分置改革。同时,2005年4月29日正式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也为2006年以来的中国股市大牛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众所周知,国内股市近年来在制度变革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效,但是中国股市的体制旧病仍未完全根治,现在仍不能盲目乐观。股市冲击3000点很大程度上还是和当前流动性过剩导致资金推动型行情有关。

    谁都不希望股市出现“黑色星期二”那样的暴跌,这种齐涨齐跌或许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市场往往利用其自身的机制不断纠错、不断趋于合理。然而,即便是在成熟市场,也仍会有“非理性繁荣”的阶段,这是无法避免的。只有在多次投机未果和付出亏损的代价之后,投资者才会渐渐趋于理性。当然,提前进行必要的风险教育、风险提示可以减少投资者的盲目,这样市场所付出的代价和损失就会小一些。

    要从根本上避免暴涨暴跌,最终还要靠合理的市场机制来调节和抑制股市中的非理性因素,让价格过于背离价值的股票自然回调,让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继续表现。只有建立起绩差公司和垃圾股的破产、退出机制,价值投资理念才能真正树立,而且这也会对那些不思进取的绩差公司形成压力,从而激励他们回报所有股东。

    眼下,抓紧落实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营造多元化投融资和资源配置的金融市场结构成为当务之急。但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之初,一定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战略规划,以“三公”原则为前提,切勿再成为一个以融资为目标的多层次圈钱、骗钱的“老虎机”。同时要加快融资融券、金融衍生品和做空机制的实施,以完善市场多样化的交易格局,通过抑制机制来化解系统性风险。改变以“资金推动型行情”为主的被动投机为主动型的价值投资,让市场还原理性,回归市场本来的面目。要加大监管力度,减少人为干预和行政的不当干预,摆脱政策市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