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宿扬州》


  《宿扬州》唐•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金秋时节,長江橫臥,渡口宽阔,行船至此闻鴻雁高亢地鳴叫,飛过揚州的上空,停下船来,躍是天晚,但也还能看到”淺深红树“,而这时已是灯火輝煌,星火滿天了,动静之中,揚州夜晚浑成阔大的境界、灿烂繁華跃然纸上。时代变迁,风气在改,过去的迷楼已變得平平常常。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妇孺皆知的小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绅《悯农》二首之一,也正是因为李绅的诗作能反映民生疾苦,他后来被称为“悯农诗人”。李绅(772—846),字公垂,无锡人。当时李绅于诗最有名,他首创的《新题乐府》诗,开新乐府运动的先声。据《旧唐书·李绅传》记载,李绅在穆宗时为翰林学士,841年武宗李炎即位,加李绅检校尚书右仆射、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知淮南节度大使事。会昌四年(844)十一月,李绅再度出为淮南节度使直至去世。李绅是继李德裕之后任淮南节度使要职的又一位唐代著名诗人。他60歲自編诗集《追昔游集》等传世,写当年漫遊各地的写景之作,在写景敘事之中,自然寓入真切感受。

           唐时扬州是繁榮商城,在当时,东关街是一条极为繁荣的商业大街,街两旁店鳞次栉比,人流摩肩接踵。

  中唐扬州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商业都会,完全得益于它居于漕运骨干水系的黄金位置。“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都是从水陆商道交会的景观,来描摹扬州的商业繁华。当时的漕运水系也深入到了都市内部的交易场所,并且留下了後人艳羡的繁荣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