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交易冠军心得录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期货市场,有一个可喜的变化在悄悄发生,那就是各大期货交易所和具有前瞻性的期货公司纷纷举办全国性的期货模拟或实盘交易大赛活动,象2002年的大连豆粕模拟交易比赛,2003年的郑州小麦期权模拟交易竞赛,2004年的上海燃料油模拟交易比赛,连续举办了六届的深圳中期实盘交易大赛,江西瑞奇举办的全国性实盘大赛以及中国金融交易所举办的股指仿真交易大赛和2006年的首届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活动的举办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期货认识期货参与期货,而且出现了一些佼佼者,他们的交易心得非常有助于大家对期货交易的理解。以下选录了部分冠军得主的交易心得,欢迎交流!

 

对期货的一点肤浅认识及想法(杨洪斌)

 ·进入金融市场已十年有余
·有着非凡的学习能力与判断能力
·永不盲从,不附和,追求真理是其使命
·百般的磨练已使成功成为了必然
·每一笔交易的风险控制在总资金的10%左右,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0%。
·第四届“中期杯”实盘赛第一名

  

首先谈一下自己从事期货交易的简单经历。

  我是19959月代表公司开始期货市场交易生涯的。当时我所在的公司从事胶合板的进口生意,而那时的上海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均设有胶合板期货合约,而且其价格波幅较大。那时我们认为自己有现货背景为依据,对价格的把握基本准确,因此参与期货市场对我们来说是进入了一个有利可图的新领域。结果呢?可想而知,只以现货价格为唯一依据而介入期货市场投机中的我们,必败无疑。
  记忆中,自己参与的大交易有四次,而其中三次皆以失败告终,导致公司有了较大的亏损。可以说,在进入期货市场的最初阶段,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接下来的几年,期货市场中的一些问题始终困扰着我:
  1.为什么在市场价格有较大幅度涨跌时,我们却总是举棋不定,事后才发现错失了较大的投机机会。
  2.为什么经常在大行情中过早出局?为什么做错时迟迟不愿改错?又为什么在震荡趋势时追涨杀跌?
  3.到底是哪些因素在影响市场价格的变化,我们又是否能发现它们呢?如果某些左右市场价格变动的因素我们始终认识不清,那我们是否还能够继续从事期货交易呢?
  虽然,自己现在仍陷于其中,但内心已逐渐形成了一种信念:期货市场是存在机会的,做不好不是市场的问题,而是因为自己的水平有限。想要达到正确认识和了解市场,没有什么捷径,只有不断的学习、再学习!
  首先,要向市场学习。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水中学习游泳。在期货市场中,通过反复的观察、尝试,逐渐对市场有了初步的感觉和认识。
  其次,向国外的期货大师们取经。阅读那些关于对市场的思考方面的书籍,体会它们对于市场的认识与思考,感悟他们的投机心得。像克罗、利沃默、罗杰斯、威廉姆斯、索罗斯、巴菲特等等,在对市场的认识与感悟提高上,他们给了我极大的帮助。
  最后,期货同行们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他们同样经历过挫折与失败,但经过不懈的努力,反而在此基础上对市场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使得他们对市场的认识与了解更为准确,并有了充足的耐心与坚定的信念。在同他们的交流中,我对期货市场的认识与了解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通过上述三方面学习和思考,我对市场(股票和期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点风格。自进入2001年以来,逐步在每年的操作中开始有了盈利,尤其是近三年来进步较大。
  在第三届比赛中,我以张观仁的名义参加比赛,获得了244%的实盘赢利。04年元月9日时,因客户需用资金而暂时中断了比赛。在这次比赛中,因有其他的事情分心未能全部时间在看盘,但也获得了50%赢利,为我的客户和自己皆分享到了投资的乐趣。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终于感到自己对这个市场不再恐惧,觉得从事期货市场交易是一种乐趣。
  期货市场是一种挑战,是对一个人全面素质的考验,而我喜欢这种挑战与考验。当然现在面对市场的变化无常,我们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探索,但乐趣已在其中。
  以上是对我在期货市场投资经历的简单描述,下面是自己对市场的几点看法:
  第一,市场价格的变化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价格今后会涨到何方,跌到何处,盘整到何时?我现在不做这种预测,也不听任何类似的相关预测。
  第二,不信技术指标。什么KDJ线,什么RSI线,背离不背离,60天均线压制不压制……在我的盘面上都不设这些指标,因为它们并不能确定的有效。
  第三,不相信艾略特,也不信江恩;即不数浪,也不算周期。因为浪再好,周期再准,碰上9.11怎么办?
  第四,不太相信什么成本价在何处已经跌不了多少了;什么外盘涨了,国内就该涨了;等等。因为:
  1.市场成本也会变化,因为一定时间内价格变化在特殊的情况时会高出或低出成本很多,而且成本也不是价格的唯一决定因素。
  2.外盘和内盘参与的资金主体不同。在某些时间内,外盘跌而内盘可能涨的情况太多了。
  基于以上几点看法,就可以得出以下几种基本做法。
  一,平时看盘时尽量摒除任何主观想法(很难做到),只关注价格变化的力度和幅度(带量的幅度)。
  二,多通过横向比较来判断价格变化的方向。多比较内盘与外盘、近期与远期的强弱。
  三,不参与任何盘整的价格走势。
  四,学会如何管理资金和及时止损。根据行情大小分配资金,但永不满仓;在止损位定好后,毫不犹豫;如果赢利,尽量持有,持到价格上升或下降力度变弱或反向为止。
  五,及时忘掉赢钱和亏钱的经历和感受,从做新单开始。
  以上几点是我理想中的做法,在今后的交易中,我将尽力争取做到。

在期货市场上我信奉的几句话
1
、自然是对必然的认识——黑格尔语
所以一定要多学习,学习国内外市场大师们的经验教训,学习同仁们的心得体会,多体察市场运行脉搏,对市场理解有多深,心里有多踏实,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2
、价格的发展是需要时间
所以趋势不轻易改变,那么做单的方向也不能轻易改变。
3
、市场最难的是判断正确并坚持下去——摘自利沃莫回忆录 我信服这句话

  最后谈一下我对期货市场的几点看法:
  一, 期货市场的蓬勃发展刚开始起步,这个市场的潜力巨大。国外已经走了近百年的历程,我们才近十年,我国的期货市场需要大批能够正确认识与理解市场的人才。如果中航油公司有几个懂市场规律的人在,就不会给国家造成这么的大的损失。所以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尽快加深对市场的认识,以便将来可以成就更大的事业。
  二, 这个市场是绝对平等的。不靠关系,不靠权势,只靠智慧。所以对每一个立志于靠智慧来生活的人来说,它是一个极好的发展领域。
  三, 这个行业对人的素质要求极高。要戒骄戒躁,戒贪戒婪,戒自大戒恐惧。因此,这也是希望提高自身素质的人的最佳场所。
  以上仅仅是我的一点粗浅想法,在此,我衷心希望能与志道同合者成为同一战壕的战友,在期货中共同实践、共同探索、共同交流。让我们大家共同成长,在交易中找到投机的乐趣与财富。

 

  

建立一套交易系统最重要(谢磊)

 ·1996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经济学硕士
·2003年初进入期货市场,之前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任职。2003年进入期货行业以来一直在中国国际期货公司任职,先后从事市场开发、品种研究、套利研究、程序化交易研究等工作,并完全融入实战。3年来在丰富的期货实战经历中不断总结归纳,逐步提炼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
·程序化基金半年(2006.1.18-7.28)盈利65.12%
·套利基金一期盈利18.93%,二期盈利22.52%
·指导第六届中期杯实盘赛第一名及第三名

“首届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冠军指导者

整整12月一个月里,我主要做了三件事:

    1.  调整了心态。从比赛结束后,立即开始了鑫磊基金一期的筹备及操作,没有完全从比赛的心态中走出来,付出了巨大的心力和劳动,虽然鑫磊基金一期的运作及收益不错,但从盈利率图可以看出有一点明显的不足:不稳定,收益率虽然在上升,但有明显的较大的回落。应该说和自己的系统有关系,但和心态更有关系。因此提前结束了鑫磊基金一期的运作,提前分红后休息。比赛的心态是在承担高风险的条件博取高盈利率,而正常的投资是不应该这么做的。经过一个月的长时间休整,将自己的心态逐步恢复正常:控制风险,追求稳定的长期的回报。

    2. 着重修改完善了原来的系统。消除了原系统中的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应该会使得以后的投资风险控制更严格,同时兼顾特定条件下的高收益情况。在以后的投资中大家可以观察到。

    3. 针对即将开出的股指期货做了相关的研究和思考。股指期货不同于现在的商品期货,其金融性使得其走势将不同于现在的商品期货,同时其波动性也将超过现在的商品期货,风险控制要求更严格,套利机会也将很有自身的特点。现有的模拟交易只能部分反映真正开出后的走势。如何将自己的系统融合到股指期货中,是以后的重点。

我认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必须要建立一套适合他自己的交易系统。我的交易系统大致可分为五部分。其中第一位的是,对人生的认识与看法,这基本是在交易场外、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也是交易系统最重要部分。第二位的是,对心态的调整把握,包括自我控制和执行纪律。如果用权重来衡量对一笔成功交易的贡献,前两位的比重要占到50%。” “在我的系统中,排在第三位的才是品种基本面分析、周边市场分析及经济形势判断,占到1520%。这部分工作需要很强的研发成果做支撑,以一己之力往往不能顾全,排在第四位的是技术分析、程序化交易和仓位控制,占到1520%。最后是期货交易基本知识,包括通过价差套利赚点小钱。

投资期货时要随时将心态调整到归零状态,在盈利丰厚的时候不能得意忘形,而在亏损的时候也不能盲目的失去自信。期货投资由于有杠杆放大效应,它赋予你更多的自由权利,但这也是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对自己伤害也会很深。做期货之前你要考虑很多东西,最终决定期货是否合适你投资。

 

  

  

深圳中期首届实盘大赛冠军(丁志强)

 

 

1994年开始做期货,10年间他一直坚持满仓操作,中间也曾造成过亏损,他说自己亏损最厉害的一次是15万元保证金被暴仓,给客户亏损最多的一次是8万元,高收益伴随高风险本是期货市场题中应有之意,而丁志强把这些看得更是习以为常,这反而让他逐渐成熟起来,使他清醒地认识到,每一单的满仓操作都必须建立在对整个市场和品种长期追踪的结果之上,他的经验是,长期跟踪一个品种,把握该品种运行趋势,然后把自己的操作思路确定下来,思路定了,也就可以高于市场看市场,不会随波逐流、追涨杀跌。

在丁志强的技术体系中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趋势理论,主要是用来判断行情的运行方向,他强调无论是波浪也好,时间周期也好都是建立在大的趋势之上,大趋势不可违。他还有一个独门暗器”———主动买套,他解释说这种套是自己主动找的,强调合适为宜,即在自己的止损范围内能扛得住的,这样就能在一定的压力之下集中精力操作。

他的第三个心得是混合理论,就是把K线理论、波浪理论等经典理论在一起为我所用。他往往利用日、周、月三个K线走势图,来判断期货具体的入市点及止损位。如果在一定时期内,期货价格平稳上升,持仓持续增加,远没有达到超买的状况,就可以选择做多;反之,可以做空。每次盈利或者亏损过后,丁志强都会认真地总结一番:盈亏的缘由究竟何在。他认为一些期货后来者也与他犯过同样的错误。错误之一,就是死搬教条,错误之二就是追涨杀跌,交易频繁,心态浮躁。

教训告诉他,由于期货炒作的环境、参与者不断变化,期货技术面往往在特定阶段出现一些插曲,期货操盘高手需随时调整操作策略。市场规律不可违,自身清醒不能少,自我信心不能灭

 

  

 

铁的纪律+坚持目标+用心勤奋=成功(陈栋梁)

2004年江西瑞奇举办的“瑞奇杯”大赛中取得了第一

2005年苏物期货举办的期货大赛中再一次夺得桂冠。

 

如果说偶尔一次在大赛中取得名次是运气或者是机遇的话,那么在多次大赛中均能取得这么好的名次绝对不是靠的运气,而是实力,那么实力是从何而来的呢?

  严守纪律

  从1997年做期货以来,陈栋梁基本上没有亏过钱,整体而言都是盈利;1999年他又开始涉足股票,赶上了大牛市。更重要的是,他又在2001年股市见顶的时候全身而退专做期货,不仅回避掉了之后长达4年的股市大跌,而且资金还在期货上翻了两倍。谈起自己成功的投资生涯,他显得很含蓄,“没有什么,只是靠严守纪律和一点运气、机遇而已。”

“我不会轻易改变对行情的看法,操作起来也不会受行情变动的影响而改变操作计划。”“不是我的钱我不赚,我只赚我应该拿的部分。”

功夫在盘外

  运气有时候会给人带来机会,但机会也只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否则,机会来了也很难抓住。他说,“我的功夫主要下在了盘外,交易时间就轻松了。”平时陈栋梁非常关注外盘,常常在夜里看外盘走势,通过外盘走势来分析国内的走势,白天则是散散步、睡睡觉。每一次操作之前,他通常要有一到两周的准备时间,主要通过盘面持仓变化以及日K线、分时K线走势来判断主力意图,一旦摸清了主力意图,便跟着主力开始做,用他的话说就是“跟着强者做,跟着赢者做”。有时候感觉也很重要,也就是盘面的感觉,他说,看技术图形时间长了,就会有一种经验和感觉,可以感受到市场的气氛、K线的起点和拐点,但这种感觉也是长时间积累与总结的结果。

期货投资获利是对简单策略的坚持的回报,还是对复杂形势的精确分析后的收获?投资者究竟需要哪些素质,成功的关键又在哪里?
  在2010年11月27日由期货日报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颁奖典礼上,历届实盘大赛冠军——第一届冠军谢磊,第二届冠军李永强,第三届全程收益金额冠军刘卫国,本届重量级组冠军丁洪波和轻量级组冠军傅爱强的操作指导付爱民——齐聚一堂,通过相互探讨、台上台下互动,为现场观众上演了一场完美的头脑风暴。现将部分嘉宾的投资心得和精彩语录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市场的“明星”与“寿星”
  是作为一颗流星,在天空中发出一道亮丽而耀眼的光芒之后旋即消失,还是作为一颗虽不绚烂却长久发光的恒星?期货市场中永远不缺乏“明星”,但成名之后的投资高手能够多长时间保持较高的收益率,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如何不会被骄傲、冲动所毁灭?
  付爱民:这个行业不缺“明星”,只缺“寿星”。我做期货交易最大的感悟就是要控制风险,把风险控制住了,盈利自然就会来了。
  丁洪波:在交易前期投资者要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爆发力(短时间内获得很高的收益率),然后削减爆发力,利用降低收益率的代价换取收益率的稳定性。但是如果你本来只有30%、40%的收益率,那么就难以用降低收益率的代价换取收益率的稳定性,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在比赛当中展现自己的一个理由。当然,冲击高收益率的方式本身意味着很大的风险,最终还是要走得稳一点。
  李永强:收益率到了一定的高度以后就要沉下来。前几年比赛中纯粹是以收益率取胜的,但一年几十倍的那些操作方式是不值得学习的,以这种方式参加比赛,只是展示一种可以赚钱的水平,并不能代表稳定的、长时间的获利。就好像刘翔,他能够跑进13秒,但他平时走路不可能按这个速度去跑。假如每年有50%的收益,10年的收益就会有57倍,我们可以把每年50%的目标分解掉,每个月保持在4%—5%的水平,达到这样的收益率还是比较容易的。
  
  交易中的成功与失败
  胜不骄,败不馁,但言之轻,行之重。期货投资者如何正确对待每次投资的成与败,在困境中摆脱颓废与失落的心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在顺境中如何防止骄傲,重视每一次投资,保持清醒的头脑?
  丁洪波:做期货就像高空飞行,随时要保持警惕之心。哪怕你30年飞行无事故,也难保第31年没有事故,顶尖的投资大师也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我们对自己资金曲线的关注应该多于对行情的关注,因为资金曲线是我们的生命线,意味着最终的结果。当资金曲线出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必关注行情如何,而是要关注自己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如果出了问题就应该立刻停下来。
  无论做什么行情,趋势也好振荡也罢,尤其是趋势交易者,一定不要用主观的多空取向指挥你的操作,因为你的预测只是一个假设而已,最终行情如何走不是你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如果你是一个趋势交易者,等到见底反弹之后,再跌下去跌不动的时候就进去。你感觉趋势反转了就进去,感觉有压力了,有阻力的时候就先出来,或者中期投资的时候先出来再说,可能这个行情还会向前发展,但至少利润目标已经达到了。也就是说,我们对资金收益率要设定一个目标,达到这个目标之后随时可以减仓。
  谢磊:在第一届比赛中得了冠军之后,自己有很大的野心,想做一个优秀的资金管理者,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些波动,出现了一些起伏,应该说也是一个教训。回头想想这是一件好事,让我们重新冷静地思考我们到底扮演的是何种角色。期货市场是一个综合性的市场,每个人最后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我当时为什么能够取得那么好的收益率,后来为什么又不行了,这里有很多可以总结的东西。我最大的感悟是,感性的东西在某一段时间可能会比较准,但如果没有最终提炼出一种理性的东西,一种规律性的东西,好的收益率就很难保持下去。
  
  把握“30分钟行情”
  期货开盘后的30分钟和收盘之前的30分钟,是交易最活跃的时段,也是行情最容易出现变化的时段。投资者是否该利用这些时间段进行交易,又该如何交易呢?
  李永强:开盘的时候,很多人想在前半个小时之内抓住机会,因为此时价格上下都很快,把握好的话肯定没问题。我曾经也喜欢把握住前面的半个小时,多次受伤后,选择了放弃,因为事实证明我做不好。我请大家不要只关注前面的半个小时,后面的半个小时也很重要,一旦你发现突破了这个振荡的高低点,就可以大胆进场,而当价格出现回调时就应该马上平仓,因为在这个时段存在许多假突破。
  青泽:实践中存在一些开盘时段操作定式。例如,如果内外盘背离,外盘涨了很多,而国内市场没有出现应有的高开,说明市场价格短期可能还要下跌。再比如,在强劲的趋势行情中,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如果市场因为外盘的大幅度反向运动出现回调,可能是一种低风险的顺势交易机会。
  
  选择做空的理由
  期货市场存在一些喜欢做空的投资者,他们通过利用抓住上涨行情的短线回调或者一波牛市行情结束时的疯狂下跌获取利润。选择做空的理由到底是什么呢?
  付爱民:其实大盘在涨的过程中是逐步涨的,跌的时候往往跌得快,跌幅是绝对大于涨幅的,所以做多的时候可以讲究心态,逐步加仓;而如果是做空的话,可能两三次就完成了建仓,这是技术性的东西。
  李永强:为什么上涨的时候慢,下跌的时候快呢?这是因为上涨必须有积累,下跌的时候自由落体就可以了。
  刘卫国:做空是一个反向做法,要有性格,有一种比较挑剔的性格。我觉得,休息也是一种个人的控制能力吧,该做的时候就做一把,但是赚了钱以后适当休息一下我觉得也很正常,市场的钱是赚不完的,要适当的休息,这是我经常做的。
  
  团队的力量
  一个人的神话能持续多久,团队的合作能够推动期货投资更加专业化,并实现盈利持续化吗?未来期货行业发展CTA的意义究竟在哪里?一个优秀的期货人又该如何搭建自己的团队?
  青泽:期货业未来的发展之路肯定要走向优秀的期货团队、期货基金的方向。由于面临人才流失问题,我现在准备签订长期合同保障这个期货团队的稳定。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高学位或者高智商的员工很难成熟,反而是我最初认为起点比较低的,对于我的套路理解更深入,所以过于聪明、智商过高情商太低的人不适合做期货交易。
  谢磊:每个人都有局限性、波动性,在他顺利的时候可能做得非常漂亮,不顺的时候能够克服困难,或者有其他人来帮助克服这种困难,这就是团队的力量。个人的经验尽量要升华到理性的角度,坦诚地说更多是一种感性,个人对待市场的感觉,行情配合的时候做得很顺,而在不顺时就要通过你的团队设计一些规则,或者通过理性的分析上升到一种长久的持续盈利的规律上来。
  李永强:我国期货市场已经走过了散兵游勇单打独斗的阶段,未来行业的壮大只有让其他不懂期货的资金交给专业的投资者。比如说,我们以后就会成立投资咨询公司,由基金经理来做这件事情,假设有一家投资公司我们这些选手都去了,每个人都会有他们的业绩介绍和操作风格的介绍,投资者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基金经理,可以找激进型的,也可以找稳健型的。
  付爱民:我以前认为期货投资一个人就可以做好,后来发现不是,每个人的手法可能都不一样,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取胜,在你不顺利的时候可能有人很顺利。未来可能会出现对冲基金,把基金分成几个等份,不同的人运作某一部分,整个基金运作相对来说就会更加稳健。这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需要政府一个非常宏观的思路,在制度和政策还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基金也是无法完全开放的,未来我国在这方面肯定会逐渐放开的。现在很多普通投资者都做期货,进来的时候也觉得很容易,但市场就是这样,越是简单的也就越是复杂的,所以不要轻易看待涨和跌,涨跌之间行情变化万千,要慎之又慎。我认为,一般投资者一定要借助专业人员进行理财。
  
  股指期货的意义
  股指期货推出后,冠军们与股指期货有了怎样的“亲密接触”?这一金融产品运行的情况如何,股指期货的运行特征与商品期货有何不同?
  青泽:我刚开始做股指期货的时候亏得一塌糊涂,后来发现股指期货交易有一些特点,由于股指期货保证金水平高,日内波动比较大,利用少量资金做股指期货成功率很低。后来,我开始用500万的资金做,结果就出现了重大变化。针对股指期货的特点,投资者应该对交易策略进行一些调整。
  付爱民:股指期货相对商品来说趋势性更强,对经济因素的反应更加容易判断,也就更好交易。由于股指期货当天日内波动频繁,中长期趋势稳健,对短线和趋势投资者都比较适合,从交易角度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种。但是,做股指期货必须准备相对大的资金,对于股民来说,最好先适当地做商品期货,摸索清了期货投资的门道以后再转入股指期货。
  丁洪波:比赛中我在股指期货上很少赚钱,比赛结束以后做股指期货也是亏的,它的波动特征和商品有些不一样,可以说我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股指期货到底应该怎么做。不过从这几次亏损中我还是总结了一些经验,我个人认为还是做中线比较好,因为现在有很多的程序化交易都在做股指期货的高频交易,因为人的手没有机器快,所以做中线可能是比较适合的。
  刘卫国:股指期货上市第一天我就做了,我觉得其运动规律与商品期货不一样,价格变化速度比较快,在股指期货上做短线可以赚钱的人肯定是高手。股指期货的运动速度是商品的几倍,做起来太费精力了,一定要做的话是能赚到钱,但是和消耗的精力不成正比。

 

 

 

 

第八届“中期杯”实盘大赛颁奖典礼高兵先生访谈实录:

高兵:大家好!我是2002年开始做期货,在1995年做股票,股票牛市基本没有让我赚钱,有时候赚点,有时候就亏了,因为操作频繁。那个时候对股票有点感觉。最后半年的时候,当时股票赚的远远高出上证指数的涨幅,我当时选中了两三只黑马,那正好也是牛市的顶峰,凭那种感觉,我知道至少有2、3年股票没钱赚了,那个时候我开始关注期货。股票让我亏损最重的就是一天,当时我在科研所上班,一天亏掉我三年的工资,那是我最惨痛的。我亏的从来没有把它当回事,想清楚自己亏在哪、错在哪,觉得那钱他迟早会还我。自从开始做期货后,因为我有一个习惯,我就见不得亏损,无论我对这个行情多么多么看好或者看跌,只要一亏损,我就觉得不对。我是那样的看法,肯定市场上也有很多人像我的看法。所以做期货后就没有出现过单笔最大亏损,要是有什么亏损,都可能是亏几个月累计有10%、20%,没有达到30%的亏损,但是有时候两三天就把这些亏损全部拿回来或者再赢一点。真正稳定是2005年开始有点感觉了,2005年之前可能在半个月、两个星期钱赚的比较多,然后又开始打平手,又亏点出去,赚得多了,就想大仓位做,然后又遭遇点亏损,一亏损就让我警惕,一亏损我就把做单量减小,亏损的时候我就想以前是怎么赚钱,那个时候是怎么想的,在什么价位进场,就这些。接下来可能就会等,等到一个我觉得比较好的时机,然后又会大胆一点。我觉得要赚的话,先得有准备。对这么多品种,你得找出一个最能赚钱的东西。他有很多走势,你要找一个或者两个集中做。如果没有准备,再好的行情也是没有用,就算你做了,也根本赚不到,很快就会被震出来。你要预计到这个行情比较大,然后要做出一些计划,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仓位比较大,但是单个品种还是不超过50%的资金量。从我的体验来说,我基本上就是看图,很多人对期货的认识,觉得他是什么商品或者经济,那些我不懂,在我看来期货就是一张张走势图,如果要做好的话,肯定要去真正热爱它,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想挣钱才爱它,那不是真正的爱。做期货已经上瘾了,这才是真正的爱。别人给你20万,叫你去管理公司,你去吗?如果你去,就不是爱期货。如果不去,那是真正的爱期货。以前有位朋友问我,他觉得我有一天会赚,他说如果你有一天赚了很多钱,你会用这些钱做什么,我说做别的好像没有什么意思,还是做期货。我想真正要把它做成,就是要真正的热爱。这种热爱不是你想爱就爱,要了解它。每次你做了,无论是赚还是亏了,特别是亏的状况,亏的时候痛恨自己有什么用呢?难道沮丧就可以回来吗?亏的时候,我们就要忘掉亏损,永远记住那个经历,这次是怎么亏的,也许反着做就会赢了。这些东西记得久了,慢慢的自信心、盘感就回来了。我记得2002、2003年那一年多时间,我在网上找国外找CBOT大豆走势图、伦敦铜走势图,我挨着挨着看,如果你真的热爱,你会觉得看它不是痛苦,完全是一种享受。看了后,头脑里装着就是这些图,看着什么都想图,看着山也想到图,都会联系起来。
很多人有一个似是而非的观念,就好像觉得期货市场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想挣大钱。我觉得不是,期货市场总的来讲是高风险、高收益,但是要看品种,某个品种在某个时候就会高收益、低风险或者高风险、低收益。那个时候要是没有把这个搞清楚的话,有时候那个行情就好像到了捡钱一样,没有什么风险的,当然也不能完全这样说,就是根据自己经验,觉得赚钱机会很大,这个时候仓位肯定也要很大。如果你觉得90%都会赚,仓位就尽量放大,但是还是不要满仓。过夜的50%、60%就最多了。如果价格又好,当天盘中可能会达到70%,但是收盘的时候我会考虑各种情况逐渐减仓,如果感觉非常好,我会在60%,如果有一点感觉不好,就减仓,如果再感觉不好,再减仓,如果没有感觉了,就全部平仓。这样做的话,就不会有多大的风险。

 

主持人:非常感谢高兵的经验分享。五位优秀选手不管入市时间长短,不管从基本面还是技术面,不管他们是专业的还是兼职,实际上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方法,还是可以获益。同时我们看到期货交易不仅需要良好的技术,更需要优良的心理素质,是对我们智慧的考验,也是对我们勇气的挑战。
参加实盘大赛是更大的风险挑战,不但要战胜自我,而且还要同台跟这么多高手一起,同时又是一个潜能激发。正好这次比赛又遇到了金融风暴,造成单边行情,这次比赛中,各位选手自己用一句话做一个感受,在金融风暴中参加比赛的体会,从高兵开始。碰到不同市场背景下,对你有什么体会?这次比赛国庆前后排名不一样,有些朋友机会抓住了,名次就上来了。第八届所有选手综合成绩应该是历届最好的,实际上有时候是市场创造了机会,高手又在市场中把握了机会,金融风暴背景下,对你投资交易,你觉得如何更好的管理风险,同时来把握机会。主要从这个角度看你有什么体会?

高兵:金融危机我实际在国庆之前没有意识到它,因为我也不怎么管它,我就是看走势图,那个时候持有铜的单、白糖的空单,当时我大仓位做,收盘前持仓都还有110手白糖,铜最高的时候有10手,我当时越看越像要跌,大概9月20多号我就感觉要跌,长假的时候我就持有很少量了,开始是铜和锌的对手单,我觉得锌要是跌的话,肯定比铜跌的少一些,我是锌的多单,铜的空单,我后来觉得锌也会跌,就平掉了。节后就很小的仓位,我想到这个就觉得没有做好。当然幸好没有空仓过节。
 

主持人:因为时间关系,网上投资者朋友以后就再交流,现场交流环节暂时告一段落。我们接着下一部分交流。我们想听一听高手们曾经失败的体会。我们知道期货投资者中间很多都是在失败中学习,在市场的蹂躏中成长,经过市场经验后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成功者。问题就是想各位选手谈谈最惨痛记忆深刻的一次失败,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这次失败中如何对待,这我个人认为才是秘诀所在。



高兵:我开始已经讲了,我真的最痛苦的就是在1996年,当时买了两个基金,头天买了,那个时候没有涨跌停板,第二天就一根长阴线,我正好收盘后卖了,然后再也不跌了,我的亏损就造成了,没过几天他又涨高了,这是我最痛苦的一次,亏了三年工资的一次。做期货,我是不能忍受大亏损这种,一有亏损我就逃掉,所以期货上没有见过大亏损,最多一个月连续多20多次,每次都亏损,期间没有盈利。这种有点不好受,那个时候想想自己做对的时候,然后就会有信心,抓住之后又回来了。

 

主持人:在座各位还在投资路上寻寻觅觅,听到各位高手在市场的磨砺,多多少少有了一些安慰,原来高手也是在市场的蹂躏中成长。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可能也能成为市场的赢家。最后一个话题,请各位选手跟已经参加“中期杯”的选手或者将要参加“中期杯”选手的朋友提一个建议。

高兵:学习期货、去了解期货。去爱期货,然后期货就会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