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川田:蒙羞的“中国手机‘惨’业”如何迈向全球




  记者首语:

  洪川田,全球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深圳举办的“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产业十大竞争力产品”评选中,洪先生凭借自主研发的“多卡双向收发手机”荣获殊荣,获得“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产业十大竞争力产品”奖项。同时,他在深圳手机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上慷慨陈词,对中国手机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观点和看法,不仅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同,在中国整个手机产业中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对中国手机产业发展的独到观点,同时也是他的思想和新型发明引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

  洪川田,这个名字里其实就蕴含了他的梦想:他发明了逐段式河川污染整治方法的专利。该发明是利用海水潮汐所产生的水位差距压力,引海水的冲力来整治污染的河川,并可让无污染的海水在涨潮入河道时倒转由上冲下,翻江倒海地清除河污。这是一种利用大自然的无限动力,以水治水,是治根治本、百年无害的环保技术,得以实施对人类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同时,他发明的“一机三卡手机”发明专利也将为中国手机产业的发展绘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者:2006年中国手机产量增至4.6亿支,已达全球手机产量的50%。中国被舆论广泛认为是“手机世界工厂”?

  洪川田:国人不要沾沾自喜,不要陶醉于“手机世界工厂”的美名。

  2006年全球手机市场销售量为10.2亿支,以中国为生产基地OEM生产出口约4.6亿支,市价约为1800亿美金,而国内OEM加工取得的工资则约为368亿美金,绝大的利润落入外商口袋。等于中国只能赚一些小额的工资。

  事实上,“手机世界工厂”只是极为脆弱的表象。中国只不过是全球手机业的劳动国家。但是,目前连这种加工优势还可能渐渐失去,因为印度在崛起。

  记者:您在谈中国手机“印度威胁论”?

  洪川田:诺基亚2005年首先在印度清奈(Chennai)建厂,迄今已完成2000万部手机的生产,因此牵动了上下游国际代工企业如台湾的富士康(Foxcomm),新加坡的伟创力(Flextronics)等把生产线迁移到印度。

  摩托罗拉也跟进在印度建厂,LG也将在印度投入2.5亿美元建造它的第二大生产基地,三星不甘落后声称在印度的手机产量为2000万部目标。

  索尼爱立信2007年1月31日宣布了在印度生产移动电话的计划,索尼爱立信总裁马勒斯·弗林特在印度钦奈省亲自宣布了这一计划。

  至此,目前全球5大手机品牌: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LG和索尼爱立信已全部在拥有10亿人口的印度建立了手机生产基地。主要理由是印度政府即将限制手机整机进口,更重要的原因是印度技术工人的工资较中国更低。

  还有很重要的原因,印度市场增长迅速。据印度电信监管部门TRAI提供的一份最新统计报告显示,2006年印度新增加手机用户7400万户,手机用户数量增长到1.495亿户,在全球仅次于中国、美国和俄罗斯。

  而权威的调研机构iSuppli预测,2010年全球的手机用户将达40亿户,印度手机用户预计到2010年达4.5亿户,这表示未来4年印度将新增约3亿手机用户。

  在印度政府扶植本国工业强力运作下,全球生产重心正向印度倾斜,中国技术劳动市场正在流失,中国手机制造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已对中国手机生产大国的地位造成了威胁,“印度制造”即将兴起。

  记者:但事实上,中国有上百家手机研发公司,在技术方面强于印度?

  洪川田:手机厂家的生产方式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的生产方式为组装,SKD或CKD;第二层次的生产方式为设计方案型;第三层次为模块和硬件平台级;第四层次为芯片级生产。国内手机行业大多数处于第一或第二层次,高层次的模块、硬件平台、芯片大多要仰赖外商的供应。也就是说,核心技术的主导权控制在别人手里。

  虽然中国国内有上百家手机研发公司,但真正能研发出核心技术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不多。在手机市场,中国品牌跟国际大品牌比赛已经没有机会了,我们只能跟在后面。别人有巧克力手机,我们来一个口香糖,人家薄我们尽量瘦小……“自主研发”不是一句口号,它要集合企业与政府的力量,踏踏实实去做,发挥创造力,形成专利保护,才能使核心技术在国内生根发芽,才有实力与国外品牌抗衡,中国才有机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机王国”。

  记者:在中国本土市场,国内品牌手机也被打压到25%份额。“手机王国”遥遥无期?

  洪川田:这是一个很讽刺的现象。

  境外品牌手机怎么卖?人家光一个创意出来就开始收钱,各个国家就开始下订单。

  中国市场怎么卖出?平均一支价格不超过70美金。而且在手机柜台里面看不到中国品牌的手机,把中国手机品牌当成一次性水笔,用过就算了。在外国买了中国手机万一坏了,到手机店修,一没有看过,二没有配件,外国工资很贵,所以他们就丢了。

  中国手机为什么会走上这条路,为什么会一直倒退,就是只会制造,以低价钱强攻手机市场,是中国手机产业的从业者值得检讨的。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2006年第四季度,国内手机销售总量达2334万部,其中诺基亚占33.6%,摩托罗拉24.1%,三星9%,索爱7.4%,联想4.7%,波导4.3%,夏新4.1%,CECT2.4%,TCL1.9%,海尔1.5%,其它品牌占7%。中国品牌手机在本国市场被压挤的空间已所剩无几。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但国产手机在自己的市场却被边缘化了。

  我们忧心庞大的中国手机市场沦为外国的殖民地,我们看不到一个响亮的民族品牌引领风骚,我们看到的国产品牌手机只是在市场的中底层徘徊挣扎,上无法与国际品牌抗衡,下无力与黑牌手机竞争。也就是说,上不去,下不来,似乎看不到明天。

  记者:国产手机提不起放不下,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是什么?

  洪川田:原因错综复杂。我想说的是除了国产手机技术含量低外,抄袭、仿冒、竞争低价也把自己套入了死胡同。在中低档次的价格市场里,新机上市往往几个月就大幅降价,手机厂商只有依靠不断推出新机型才能取得利润。而设计新型手机的设计公司,往往又将同一设计方案稍加修改再卖给其他厂商,又产生新机同质化的竞争,价格相互挤压,又无利润空间。这到底又要怪谁呢?

  同时,我们要明白:中国在加入WTO后,国外跨国公司以谋取中国市场份额和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以专利技术、商标、著作权与市场网络相结合的知识产权战略,形成新的贸易壁垒。

  记者:在知识产权方面战略方面,中国手机产业是重灾区?

  洪川田:温家宝总理去年6月在山东考察时特别指出“未来的世界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我们对国家领导的高瞻远瞩深感敬佩,并衷心期望能在国内增加打击侵权、仿冒的力度,勿使国内发明者因遭侵权无力反击而怀忧丧志,勿使国家宝贵的专利资产而虚耗殆尽。

  就以本人的发明专利为例,我2004年获得“多卡双向收发手机”中国新型发明专利,并同时获得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的专利。本人的专利简称“多机一体”,即一支手机中可同时装上多个不同国家地区和网络的卡号,开机后多线全面待机收发。

  本人对这项发明非常自豪,因为它有三大优势:它有新颖之功能,可创造一支中国品牌手机迈向全球;它的多机一体功能领先各大品牌,占有国际市场的先机;它有多国专利保护。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要求我们在全社会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文化。文化是制度和秩序的基础,它通过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保持社会的认同,形成社会的共识,影响人们的行为。文化是无形的,无所不在、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作用。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文化的核心,就是要形成“崇尚创新精神,尊重知识产权”的理念。在全社会建立和形成这样一种健康积极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这对于提高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为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记者:我不大理解您的专利“多机一体”手机“可创造一支中国品牌手机迈向全球”?

  洪川田:中国手机为什么始终不能走入国际舞台?国人习惯于先发明后申请专利,但等你把东西做好了其实也就完蛋了,毕竟人家已经申请专利了。

  根据调查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像诺基亚、阿尔卡特、爱立信、摩托罗拉、飞利浦、西门子、NEC、三星的GSM专利总数已经从2004年的2400多件增加到了目前的3000多件。而同一时期,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在内,中国申请到的GSM手机专利数量仅为327件。专利数量的悬殊造成中国手机全球化的局限。尤其中国加入WTO后,跨国企业的专利申请更加快了速度。一个全球性的知识产权防护网正在不断扩大,中国手机因为专利的贫乏而成为被捕捉的对象,成为中国品牌手机迈出国门的最大障碍。

  国家总理温家宝曾经说过:“未来世界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在手机产业里面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无法在世界市场立足!

  所以你的手机要踏入全球,要创造一个品牌,你必须要有独特的功能超越它们,比如一机一卡时代,中国手机要跟世界各大品牌比赛已经没有资格了,因为整个市场已经被境外品牌控制住了。

  我们已经研发出全世界第一支3卡通手机。3卡通简称三机一体,开机后3卡同时待机,双向收发。三卡通手机是2007年中国的品牌,它拥有国际的专利知识产权保护。

  那这三卡通卖给谁?全球商务人士携带两部手机的约6000万人以上。2008年市场的需求量可占全球30%,约2亿部。目前东南亚十几个国家要跟我们签下代理合同。全球每年有4200亿美元市场,欢迎国内的手机产业的合作伙伴与我们共同合作,通过三卡通,创造中国品牌手机迈向全球。

  记者:如何创造一支拥有真正品牌的手机?

  洪川田:首先,必须要有国际专利知识产权保护。一定要取得专利,把国际专利拿到之后才能进行产品化。在这过程当中,你的产品就有基础从中国迈向全球。所以我们一定先要做市场调查,要拼创意。摩托罗拉在2005年从世界排名16位的时候就有一支手机V3,整个地球卖了超过6千万支。中国手机就跟在后面,人家厚跟人家厚;人家卖4000元,我们就弄一个800元;人家开一个模具150万人民币,我们开一个模具不到30万人民币就开出来了……

  其次,要有新颖内涵功能,符合市场需求;此外,ID造型、MD的能耐、材质配件能受到消费者肯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展望未来,中国有能力在手机产业消费与分配上重新争回主动权吗?

  洪川田:中国手机工业如再以全球生产量一半自豪,如再以赚取加工费为满足,如再以挂上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的标识为目标而沾沾自喜,不求自主研发,不创造知识产权的价值,不去认清四周外强环视而寻突破,宁做外国手机的殖民地,任由外国手机瓜分中国市场而束手无策,不想走出国门迈向全球市场,则中国手机“惨”业,危矣!

  根据趋势观察,国内巨大的手机市场还在不断的成长,2007年国内手机销量可望劲升25%,达到1.5亿支。

  事实上,中国是全球第一的手机消费市场,依附着全球第一的手机生产量,汇集了上千家的手机相关企业,早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民族产业群。国产手机如何利用成本优势、功能的创造和本土市场的熟悉,配合国家政策引导,应该有能力与智慧设定目标并重新争回主动权。

  政府一定要鼓励国人爱用国货,让中国手机迈向全球。

  但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明白:民族之振兴,在于自主创新;国家之强盛,在于自主知识产权。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知识产权的消费者、受益者或创造者。因此,知识产权制度的良好运行,依赖于全社会在共同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下的努力与合作。

  我衷心希望:中国有系统地建立强大的知识产权资料库;成立专利基金会协助财力薄弱的个人或企业申请国际专利;并在国内加大打击侵权仿冒的力度,使国内发明者获得激励,并赢得国际尊重。

  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不可能形成品牌,更不可能走出国门。

  记者:“多卡双向收发手机”专利产权在中国手机业将发挥何等作用?

  洪川田:“多卡双向收发手机”专利产权是中国手机产业之命脉。

  国内每年手机销售量约1.2亿支,约480亿美元,国产手机每年销量3500万支,约42亿美元,连国内手机市场销售总金额的10%都不到,这是中国手机“惨”业之事实!不知国内手机产业集团领导人有何感想?2007年,全球手机将迈进“多卡双向收发”手机之时代,每年全球需求量将达2亿支以上。由于本项“多卡双向收发手机”专利的知识产权在中国,其他境外品牌不敢侵权量产,这就是中国手机产业之未来。本次多卡双向收发手机能够获得“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产业十大竞争力产品”称号,我感到十分开心。这既是对产品本身的认可,也说明“多卡双向收发手机”已经被市场接受。我期待“多卡双向收发手机”专利知识产权能给中国手机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多卡双向收发手机”专利知识产权,是中国手机产业唯一之希望,它将先赢回国内市场,再以中国品牌迈向全球。我愿意将“多卡双向收发手机”专利知识产权只授权给国内,与中国品牌共同合作生产,以争回国内市场的主导权及迈向全球为目标。同时,我呼吁国人注重知识产权,并希望中央督导单位能加强打击侵权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