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且慢(4月3日)


创业?——且慢

 

关键词:创业流程输理  激情与沉稳  显性投入  隐性投入

 

笔者历来不缺乏商业的创业想法,并一直在力求使其更完善,并从全局到细节、从团队到市场、从平台到模式等等进行完善。

《赢在中国》进入到第二赛季,身边很多朋友都踊跃报名参加,他们都在怂恿笔者参与那次作秀,但由于笔者自认为还没有积累到足够的程度,也许是过于谨慎的性格所致,因而还是谢绝了那些朋友的邀请。

就如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所分析的,大到国家与社会,小到家庭与个人,都在倡导与鼓励创业的,且不管那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与利益考虑,而一旦踏上创业之路,就要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责任诉求以及风险承担。而心理承受力的脆弱、经验欠缺与准备不足都使得自己与那些原本不在同一起跑线的“老油条”的前辈们竞争,而在时间、资金、团队等企业的资源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大量的浪费——这在相当多的时间内是难以避免的。

 

笔者认为,创业需要激情,但比激情更重要的是理性与沉稳,老成持重的创业者固然少了些辉煌,却会在韧性方面有所补充。虽然尚没有具体的调查数字,但过于澎湃的激情所导致创业失败的比例是很高的。

现在的创业者都有些盲动,通常的创业模式往往是:有了好创意就急于注册公司,而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中,注册公司的本身不仅需要跨越一定的门槛,而且是需要以租办公室为前提的,加之“民宅禁商”的规定(当然,“民宅禁商”的规定由于与刚刚通过的《物权法》的法理相违背而行将废止),只要创办公司就需要正规地租赁办公室,否则就会为企业以后的发展带来潜在的漏洞。

一旦租用办公室,那么租办公室后所增加的就不单纯是租金的问题了,至少还要进行办公室的装修装饰、办公设备与宣传资料的采购、人力资源的招聘,宣传管理平台的搭建、技术功能完善与内容填充。这一流程导致创业的成功率大大降低,无端地浪费了很多钱。

从工商、税务与主管部门的监管,到供应、渠道与直接客户对利润空间的挤压,再到竞争对手无孔不入的竞争,以及媒体在某些时候缺乏人性的报道甚至落井下石,甚至自身的中层、基层甚至高层管理团队都随时可能反戈一击。市场原本就是残酷的,职工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得到稳定的收入,而不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自身的工作团队是不会跟出资人一条心的——这不完全是人品与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

 

其实企业的人才团队完善应该是这样的流程:创业者以soho的状态(当然也不排除在企业供职的时候逐渐丰满自己的羽翼)进行业务模式的总体搭建,将技术与内容方面的业务以外包等虚拟方式进行管理与完善,然后以兼职的方式得到外部的策划支撑,并在方案清晰之后,再进行公司的注册,注册公司是在“万事具备”之后的一阵东风。而注册公司也可以通过创业孵化器等国际惯例方式来尽可能压低办公成本,在公司注册之后随即进行项目主管与销售人员的招聘。项目主管通过在销售人员的招聘与考核中择优而用。而在创业型企业中,销售与项目管理人员是最核心的团队。随着业务进展,客服人员也需要随即到位,这样可以烘托出企业服务与产品的专业性以及销售人员的拓展效率。

假如创业流程按照如此做调整,相信会在成功率方面有大幅度提升。

在房地产领域有个“正负零”概念,在一栋大厦平地而起之前,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土地使用许可证、建设规划许可证、建设施工许可证等等在预售之前的“四证”,设计图纸与施工方的洽谈,土方、防水、安全等工程的采购,建筑材料的采购,施工队的选择等等,露出地面之前的工程更重要,

著名的Titanic由于撞上冰山而瞬间沉没,是因为冰山藏在水下的部分比露在水上的部分多得多。

假如把企业的投入划分为隐性投入与显性投入,显性投入是企业成立后的投入,而隐性投入是在企业成立前的投入。那么隐性投入比显形投入重要得多,而且更具有投资价值。

企业一旦浮出水面,就需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巨大的风险、压力以及责任。为了规避风险,创业者需要从逻辑、理性等方面出发,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从服务与产品的形式到产品的标准,收费及相应的价格策略,业务拓展方式、产业链上各环节的资源整合,线上的技术平台与线下的管理平台、管理与激励晋升机制的形成。

你到底想干什么?是烧钱还是赚钱?赚钱是痛苦的,是困难的,是要经过煎熬的;烧钱是痛快的,是

在原本资金捉襟见肘的创业者,请你珍惜你所投入的资金,把资金的投入作为Smart Money或者Smart Investment,而Smart的程度取决于你在水下的努力程度。

 

而法务是需要伴随总体业务模式的搭建而逐渐从水下到水面上的。需要从企业注册到办公室租赁,服务与产品供应商的选择采购、人员招聘、培训与管理,当然更包括业务拓展与销售管理等事宜。

我们推出的是创业项目审核制,通过与法务的结合、与创投VC的结合、与创业孵化器的结合、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结合,提供从产品设计到创业项目评估、创业流程与业务体系的梳理等方面的系统服务,这方面的服务可以让创业的成功率更胜一筹。而顾问服务费用则从创业项目预期节省的投入中之一定比例(比如15%左右)。

顾问式的营销从培训、咨询到系统的建议与方案提供,乃至跟踪性的顾问服务,采取收费比例不变,但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而绝对数额的提高。而可供选择的包括标准产品,比如5000/套,为企业节省5万元的创业投入,并可以得到50万元天使投资的机会。

在拓展的过程中,参与者免收报名费,报名后收取培训费与教材费,帮VC选择好的项目。而传播方式包括校园传播、猎头公司、媒体与以学生为核心工作人员而针对周边的写字楼直投等等。

 

贾春宝

200743星期二